财产犯罪的占有认定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占有概念的厘清与立场选择 | 第10-20页 |
第一节 财产犯罪三种意义上的占有概念 | 第10-13页 |
一、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 | 第10-11页 |
二、作为财产犯罪保护法益的“占有” | 第11-12页 |
三、财产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占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民法与刑法比较视域下的占有概念 | 第13-20页 |
一、占有的观念化与刑法的否定 | 第13-16页 |
二、两种占有规范保护目的与保护形式的差异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占有的内部构造与认定规则 | 第20-37页 |
第一节 对物的事实控制 | 第20-23页 |
一、物理上的时空条件 | 第20-22页 |
二、占有意思的独立性价值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规范因素的存在方式 | 第23-26页 |
一、耦合关系 | 第24-25页 |
二、阶层关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空间理论:占有认定的一般规则 | 第26-37页 |
一、以空间为基准的占有认定一般规则的构建 | 第26-29页 |
二、空间支配理论对财产犯罪既、未遂的影响 | 第29-33页 |
三、空间支配理论的合理性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占有认定规则的展开与具体适用 | 第37-58页 |
第一节 层级关系的占有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平级关系的占有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封缄物的占有 | 第41-43页 |
第四节 死者的占有 | 第43-45页 |
第五节 存款的占有 | 第45-53页 |
第六节 虚拟财产的占有 | 第53-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