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19页 |
| 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9-13页 |
| 1.1 中医对肩周炎病名认识 | 第9页 |
| 1.2 中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页 |
| 1.3 中医对肩周炎治疗的研究 | 第9-13页 |
|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3-19页 |
| 2.1 肩周炎的病名 | 第13页 |
| 2.2 肩周炎的病因 | 第13页 |
| 2.3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13页 |
| 2.4 肩周炎的分类诊断 | 第13-15页 |
| 2.5 肩周炎的分子机制 | 第15-16页 |
| 2.6 肩周炎的治疗进展 | 第16-1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1.1 一般资料 | 第19页 |
| 1.2 病例选择 | 第19-20页 |
| 2 治疗方案 | 第20-23页 |
| 2.1 试验用药名称和规格 | 第20页 |
| 2.2 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 2.3 治疗评定 | 第21-23页 |
| 3 结果 | 第23-28页 |
| 3.1 基本资料的分析 | 第23页 |
| 3.2 两组患者各时点Constant-Murley总评分 | 第23-24页 |
| 3.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对比 | 第24-25页 |
| 3.4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 | 第25-26页 |
| 3.5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评分 | 第26页 |
| 3.6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评分 | 第26-27页 |
| 3.7 中医症候积分 | 第27-28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31页 |
| 1 治疗现状 | 第28页 |
| 2 主方分析 | 第28-29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4 小结 | 第29-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37-38页 |
| 附录 | 第38-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