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四、研究意义第11页
 五、研究方法第11页
 六、难点与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第二部分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概述第12-17页
 一、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2-14页
  (一)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2-13页
  (二)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3-14页
 二、研究型大学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 研究型大学第14-15页
  (二) 研究生教育第15页
 三、关于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第15-17页
  (一) 国外对研究型大学特征的认识第15-16页
  (二) 我国对研究型大学特征的分析第16-17页
第三部分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的本质与差异第17-22页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探析第17-19页
  (一)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本质第17页
  (二)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第17-19页
   1.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第18页
   2.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是高级专门人才第18页
   3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富有创造性第18-19页
 二、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对比第19-22页
  (一) 培养对象的差异第19页
  (二) 培养目标的差异第19-20页
  (三) 培养过程的差异第20-22页
   1. 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第20-21页
   2. 传授过程的引导性与探索性第21页
   3. 学习过程的独立性与发现性第21-22页
  (四) 培养成果的差异第22页
第四部分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一、重本科教育,轻研究生教育第23-24页
 二、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教育第24-25页
 三、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第25页
第五部分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第25-32页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第25-29页
  (一) 我国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生广博知识和创新思维及能力为其本科培养目标第26-27页
  (二)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方式立足于研究性教学第27页
  (三) 我国研究型大学实行“导师制+完全学分制”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第27-28页
  (四) 我国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第28-29页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第29-31页
  (一)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立校之本第29-30页
  (二)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石第30-31页
 三、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作用第31-32页
  (一) 本科教育对形成名校品牌的作用第31页
  (二) 本科教育对其研究生教育的作用第31-32页
  (三) 本科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第32页
第六部分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第32-37页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第32-34页
  (一)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第33页
  (二)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第33-34页
  (三)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第34页
  (四)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第34页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第34-36页
  (一)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基本特征的重要因素第34-35页
  (二)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强校之源第35-36页
 三、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作用第36-37页
  (一) 研究生教育对研究型大学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作用第36页
  (二) 研究生教育对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第36-37页
  (三) 研究生教育对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作用第37页
第七部分 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定位选择的反思与思考第37-42页
 一、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视角下的定位选择第38-39页
 二、教学与科研视角下的定位选择第39-40页
 三、育人与服务社会视角下的定位选择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
下一篇:研究生学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