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酌定量刑情节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一) 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特征 | 第14-15页 |
1. 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 | 第14页 |
2. 酌定量刑情节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 酌定量刑情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5-16页 |
1. 酌定量刑情节与定罪情节的区别 | 第15页 |
2. 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的区别 | 第15-16页 |
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区别 | 第16页 |
(三) 酌定量刑情节的内容与范围 | 第16-17页 |
(四) 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律价值 | 第17-19页 |
1. 对量刑的影响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 第17页 |
2. 有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 第17-18页 |
3. 有助于实现刑事司法实践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第18-19页 |
4. 有助于实现刑罚个别化司法保障 | 第19页 |
(五) 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基本原则 | 第19-21页 |
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19-20页 |
2. 依法量刑原则 | 第20页 |
3. 全面评价原则 | 第20页 |
4. 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 第20-21页 |
二、酌定量刑情节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 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实例及评析 | 第21-22页 |
1. 赵俊、董海妨害公务案 | 第21-22页 |
2. 吴丽群盗窃案 | 第22页 |
(二) 酌定量刑情节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 规范缺失 | 第23页 |
2. 重视不够 | 第23-24页 |
3. 恣意适用 | 第24页 |
4. 结果不一致 | 第24-25页 |
三、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的学术观点和域外制度的启示 | 第25-31页 |
(一) 关于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的学术观点 | 第25-27页 |
1. 明确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律规范 | 第25-26页 |
2. 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 | 第26页 |
3. 设立独立的量刑程序 | 第26-27页 |
(二) 酌定量刑情节司法适用的域外制度及启示 | 第27-31页 |
1. 德国刑事司法中适用酌定量刑情节要点及启示 | 第27-28页 |
2. 英国刑事司法中适用酌定量刑情节要点及启示 | 第28-31页 |
四、规范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建议 | 第31-38页 |
(一) 准确界定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 | 第31-32页 |
(二) 制定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规范 | 第32-34页 |
(三) 建立刑事判例指导制度 | 第34-36页 |
(四) 严格落实法官责任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