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羊楼洞地区茶文化发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茶文化研究 | 第11-13页 |
(二) 茶叶之路研究 | 第13页 |
(三) 羊楼洞地区茶文化研究 | 第13-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7-18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二) 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嬗变:羊楼洞地区茶与茶文化发展历程 | 第18-26页 |
一、羊楼洞地区茶业发展环境 | 第18-20页 |
(一) 自然生态环境 | 第19页 |
(二) 历史人文环境 | 第19-20页 |
二、羊楼洞地区茶业发展历史 | 第20-26页 |
(一) 兴起到发展:从鄂南名茶到边贸商茶 | 第20-21页 |
(二) 兴盛到鼎盛:从茶叶小镇到国际茶叶名镇 | 第21-23页 |
(三) 衰败到复兴:从茶园败落到“砖茶之乡”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积淀:羊楼洞地区特色茶文化 | 第26-39页 |
一、茶文化建筑与运茶工具 | 第26-29页 |
(一) 茶文化建筑 | 第26-28页 |
(二) 运茶工具 | 第28-29页 |
二、茶类、制茶技艺与砖茶品牌 | 第29-31页 |
(一) 茶类与制茶技艺 | 第29-30页 |
(二) 砖茶品牌 | 第30-31页 |
三、茶俗与茶文艺 | 第31-37页 |
(一) 茶俗 | 第32-34页 |
(二) 茶文艺 | 第34-37页 |
四、茶文化内核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传播:羊楼洞地区茶文化的外传及其影响 | 第39-50页 |
一、茶文化传播的历史契机 | 第39-41页 |
(一) 中俄茶贸易的形成 | 第40页 |
(二) 茶源地的历史选择 | 第40-41页 |
二、茶文化传播的商人主体 | 第41-43页 |
(一) 先声夺人者晋商 | 第41-42页 |
(二) 后来居上者俄商 | 第42-43页 |
三、茶文化传播的主要线路 | 第43-45页 |
四、茶文化传播的影响 | 第45-50页 |
(一) 茶叶产地:国际重镇“小汉口” | 第45-48页 |
(二) 茶叶输入地:“不可一日无茶”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传承:羊楼洞地区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第50-58页 |
一、茶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第51-54页 |
(一) 传承砖茶制作技艺 | 第51-52页 |
(二) 复兴淳朴茶俗 | 第52-54页 |
(三) 保护羊楼洞明清古街 | 第54页 |
二、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54-58页 |
(一) 整合砖茶品牌资源 | 第54-55页 |
(二) 打造茶文化艺术节 | 第55-56页 |
(三) 开发茶文化旅游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一: 万里茶道 | 第66-67页 |
附录二: 羊楼洞品牌砖茶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