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本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语文学科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10-11页 |
1.3.2 科普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3 科普文教学对策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4-15页 |
2 初中语文科普文教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15-19页 |
2.1 科普文 | 第15-16页 |
2.1.1 概念与分类 | 第15页 |
2.1.2 发展原因 | 第15-16页 |
2.2 科学素养 | 第16-17页 |
2.3 正确认识语文科普文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 第17-19页 |
2.3.1 初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的必要性 | 第17页 |
2.3.2 科普文教学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17-18页 |
2.3.3 科学素养的提升能够反作用于科普文的教学 | 第18-19页 |
3 初中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选编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7页 |
3.1 初中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内容 | 第19-24页 |
3.1.1 科普文在教材中的篇目分布 | 第19-22页 |
3.1.2 科普文在教材中的内容分布 | 第22-23页 |
3.1.3 初中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编排 | 第23-24页 |
3.2 初中语文教材中科普文选编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2.1 选文的时代局限性 | 第24-25页 |
3.2.2 科学家人物传记与科学反思的缺乏 | 第25页 |
3.2.3 选文在教材中位置的不合理 | 第25页 |
3.2.4 缺乏阅读与写作、综合运用板块的联动 | 第25-26页 |
3.3 鄂教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科普文比较 | 第26-27页 |
4 科普文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科学素养情况 | 第27-35页 |
4.1 对初中语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科普文的情况分析 | 第27-31页 |
4.1.1 学生的“学” | 第27-29页 |
4.1.2 教师的“教” | 第29-31页 |
4.2 对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抽样调查分析 | 第31-35页 |
4.2.1 知识与技能 | 第31-32页 |
4.2.2 过程与方法 | 第32-33页 |
4.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33-35页 |
5 科普文教学的建议 | 第35-43页 |
5.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第35-36页 |
5.1.1 学生的兴趣,动机 | 第35页 |
5.1.2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 第35-36页 |
5.2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 第36-37页 |
5.2.1 语文教师多文科生,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 | 第36页 |
5.2.2 重视科普文的教学,教学外延,拓展阅读 | 第36-37页 |
5.3 丰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 第37-38页 |
5.3.1 依托教材,关注过程 | 第37页 |
5.3.2 现代新技术手段适度运用 | 第37-38页 |
5.4 语文学科中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的整合 | 第38-40页 |
5.4.1 跨学科整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 第38页 |
5.4.2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 | 第38-40页 |
5.5 初中语文教材科普文教学案例设计 | 第40-43页 |
6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