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第11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核心概念界定第15-21页
    2.1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基本界定第15页
    2.2 民办中学的含义第15-16页
    2.3 诚信及诚信教育第16-21页
        2.3.1 诚信的内涵第16-17页
        2.3.2 诚信教育的内涵及特点第17-19页
        2.3.3 民办中学诚信教育第19页
        2.3.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第19-21页
3.诚信教育与民办中学第21-27页
    3.1 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构成要素第21-23页
        3.1.1 社会可信度第22页
        3.1.2 将社会可信度落实到责任第22-23页
        3.1.3 开展诚信服务以树立社会形象第23页
    3.2 诚信教育对民办中学的作用和意义第23-25页
        3.2.1 诚信教育对民办中学的作用第23-24页
        3.2.2 诚信教育对民办中学的意义第24-25页
    3.3 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25-27页
4.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7-37页
    4.1 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现状—以寿春中学为例第27-33页
        4.1.1 寿春中学诚信教育状况调查第27-33页
        4.1.2 寿春中学诚信道德现状第33页
    4.2 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4.2.1 社会环境第33-34页
        4.2.2 学校教育第34-35页
        4.2.3 家庭教育第35页
        4.2.4 学生自身第35-37页
5.民办中学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7-41页
    5.1 外部因素第37-38页
        5.1.1 历史因素第37页
        5.1.2 社会因素第37-38页
        5.1.3 诚信教育制度因素第38页
    5.2 内部因素第38-41页
        5.2.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第38-39页
        5.2.2 教育对象对诚信的认知存在偏差第39页
        5.2.3 民办中学诚信教育功能弱化第39-40页
        5.2.4 家庭诚信教育的缺乏第40-41页
6.民办中学诚信教育对策研究第41-48页
    6.1 社会应大力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41-43页
        6.1.1 政府应加强诚信,确保政策有效第41-42页
        6.1.2 完善诚信立法,加大诚信执法力度第42页
        6.1.3 培育诚信道德,形成诚信社会风气第42-43页
        6.1.4 建立诚信机制,完善诚信教育体系第43页
    6.2 民办中学自身第43-46页
        6.2.1 研究与借鉴国外诚信教育第43-44页
        6.2.2 创新民办中学诚信教育方式第44-45页
        6.2.3 优化诚信教育环境第45页
        6.2.4 建立民办中学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第45-46页
    6.3 重视家庭诚信教育的指导第46-47页
    6.4 学生自身注重诚信教育品质的培养第47-48页
        6.4.1 社会教育环境的现状第47页
        6.4.2 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我控制力第47页
        6.4.3 学生自身要积极接受学校的诚信教育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第53-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视角下农村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研究
下一篇: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安徽A艺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