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绪论 | 第7-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 | 第7-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2.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2.1 艺术类大学生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3.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17-28页 |
3.1 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行为和心理特点概述 | 第17-19页 |
3.1.1 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行为特点概述 | 第17页 |
3.1.2 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概述 | 第17-19页 |
3.2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 | 第19-26页 |
3.2.1 艺术类大学生政治观点调查结果 | 第19-21页 |
3.2.2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品质情况调查 | 第21-22页 |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情况调查 | 第22-25页 |
3.2.4 辅导员的思想引导作用调查 | 第25-26页 |
3.3 两类生源政治观、道德观上的差异性 | 第26-28页 |
4.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 第28-33页 |
4.1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 第28-30页 |
4.1.1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 第28页 |
4.1.2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吸力不足 | 第28-29页 |
4.1.3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 | 第29-30页 |
4.2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0-33页 |
4.2.1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4.2.2 师资力量教学队伍薄弱 | 第31页 |
4.2.3 青年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 | 第31页 |
4.2.4 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课本与教育方法 | 第31-32页 |
4.2.5 艺术类中专生的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 第32-33页 |
5.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第33-37页 |
5.1 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 第33-34页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 第33-34页 |
5.1.2 发挥实践教育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34页 |
5.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作用 | 第34-36页 |
5.2.1 发挥辅导员的,长效、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第34-35页 |
5.2.2 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导向作用 | 第35页 |
5.2.3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艺德结合”式教育作用 | 第35-36页 |
5.3 艺术类院校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