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运动训练、运动竞赛论文--运动训练论文

3-10岁儿童拍球动作发展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13页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1.2.1 人类动作发展第12页
        1.2.2 拍球动作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5页
    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2.2 国外动作发展文献综述第14-15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5-16页
    3.1 研究对象第15页
    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5页
        3.2.2 实验法第15-16页
        3.2.3 录像观察法第16页
        3.2.4 定性分析法第16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6-35页
    4.1 拍球动作整体动作模式研究第17-22页
        4.1.1 3-10 岁儿童各年龄拍球动作模式划分第18-19页
        4.1.2 拍球动作模式划分及分析第19-22页
    4.2 拍球动作身体各部位特征研究第22-31页
        4.2.1 上肢动作模式研究第22-24页
        4.2.2 手部-腕部动作模式研究第24-26页
            4.2.2.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手部-腕部动作模式研究第25-26页
        4.2.3 躯干动作模式研究第26-28页
        4.2.4 各年龄不同性别髋部-腿部动作模式分析第28-30页
        4.2.5 拍球动作各肢段动作模式比较研究第30-31页
    4.3 拍球动作各肢段动作模式与整体动作模式比较研究第31-32页
        4.3.1 整体动作模式与上肢动作比较研究第31页
        4.3.2 整体动作模式与手部-腕部动作比较研究第31-32页
        4.3.3 整体动作模式与躯干动作模式比较研究第32页
        4.3.4 整体动作与髋部-腿部动作比较研究第32页
    4.4 讨论第32-35页
        4.4.1 拍球动作整体动作模式分析第33-34页
        4.4.2 拍球动作各肢段动作发展模式第34页
        4.4.3 拍球动作整体发展模式与部分发展模式对比第34-35页
5 结论与建议第35-37页
    5.1 结论第35页
    5.2 建议第35-37页
6 注释第37-38页
7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α-糖基转移酶的重组表达及制备大元环糊精的研究
下一篇:转录因子Crz1p调控光滑球拟酵母应答酸胁迫的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