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3页 |
(五)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六)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二、 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一) 高速铁路 | 第16-17页 |
1. 高速铁路的定义 | 第16页 |
2. 高速铁路的特点 | 第16-17页 |
(二) 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第17-21页 |
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2.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3. 广西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三)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1.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 交通经济带理论 | 第21-22页 |
3.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4. 点-轴理论 | 第23-24页 |
三、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理 | 第24-29页 |
(一)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 第24-25页 |
1. 提高区域运输能力 | 第24页 |
2. 提高区域可达性 | 第24-25页 |
(二)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第25-29页 |
1. 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 第25-26页 |
2. 优化产业结构效应 | 第26-27页 |
3. 增加就业效应 | 第27页 |
4. 促进城市化效应 | 第27-28页 |
5. 保护环境效应 | 第28-29页 |
四、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43页 |
(一) 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和模型选取 | 第29-32页 |
1. 分析方法 | 第29页 |
2. 模型选取 | 第29-32页 |
(二) 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指标 | 第32-34页 |
1. 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直接影响分析指标 | 第32-33页 |
2. 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间接影响分析指标 | 第33-34页 |
(三) 高速铁路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1. 高速铁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 第34-40页 |
2. 高速铁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第40-43页 |
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43-48页 |
(一) 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1. 高铁资源利用率不高 | 第43页 |
2. 高速铁路交通网络不够完善 | 第43-44页 |
3. 高速铁路配套能力跟不上 | 第44页 |
4. 高速铁路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作用较小 | 第44页 |
5. 生产要素存在流出风险 | 第44页 |
(二) 对策 | 第44-48页 |
1. 科学规划提高高速铁路的利用效率 | 第45页 |
2. 全力完善广西高铁交通网络 | 第45页 |
3. 提升高速铁路的配套服务 | 第45-46页 |
4. 优化提升高铁沿线的产业结构 | 第46-47页 |
5. 提升区域发展优势,避免“虹吸效应” | 第47-48页 |
六、结论 | 第48-49页 |
(一) 结论 | 第4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