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以商丘市L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4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第14-18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页
        1.1.1 农村留守儿童第14页
        1.1.2 安全问题第14页
    1.2 理论基础第14-15页
        1.2.1 儿童心理理论第14页
        1.2.2 需求层次理论第14-15页
        1.2.3 社会学习理论第15页
    1.3 小组工作方法第15-18页
        1.3.1 小组社会工作的含义第15页
        1.3.2 小组社会工作的原则第15-16页
        1.3.3 小组社会工作的目标第16-18页
2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18-28页
    2.1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第18-21页
        2.1.1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现状第18-20页
        2.1.2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现状第20-21页
    2.2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第21-23页
        2.2.1 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意外事故频发第22页
        2.2.2 缺乏有效看管,儿童溺水比例攀升第22页
        2.2.3 留守儿童成为诸多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第22-23页
        2.2.4 内心抑郁,自杀率上升第23页
    2.3 商丘市L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3-28页
        2.3.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监护功能严重缺失第23-24页
        2.3.2 农村地区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知识的普及第24-25页
        2.3.3 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欠缺第25-26页
        2.3.4 家庭和社会对留守儿童人际交往和精神健康关注度不够第26-28页
3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实施过程第28-42页
    3.1 接案第28页
        3.1.1 接案原因第28页
        3.1.2 接案途径第28页
    3.2 预估第28-29页
        3.2.1 理论分析第28页
        3.2.2 问题界定与分析第28-29页
    3.3 计划第29-30页
        3.3.1 小组目标第29页
        3.3.2 服务计划第29-30页
    3.4 介入第30-37页
        3.4.1 第一次小组活动之“安全你我他”第30-31页
        3.4.2 第二次小组活动之“共走平安路”第31-32页
        3.4.3 第三次小组活动之“防溺水,保安全”第32-33页
        3.4.4 第四次小组活动之“披着羊皮的狼”第33-35页
        3.4.5 第五次小组活动之“情感交流小天地”第35-36页
        3.4.6 第六次小组活动之“安全驻我心”第36-37页
    3.5 评估第37-40页
        3.5.1 过程评估第37-39页
        3.5.2 结果评估第39-40页
    3.6 结案第40-42页
        3.6.1 小组成员改变情况第40-41页
        3.6.2 目标完成情况第41页
        3.6.3 结案跟踪反馈情况第41-42页
4 结论及建议第42-44页
    4.1 结论第42页
    4.2 建议第42-44页
        4.2.1 提高家庭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第42页
        4.2.2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普及与管理工作第42-43页
        4.2.3 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43页
        4.2.4 发挥社会社区力量,营造良好氛围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以A市H社区个案为例
下一篇:个案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研究--以沈阳市Z家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