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中小企业参与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中小企业概述 | 第14-16页 |
2.1.1 中小企业划分 | 第14页 |
2.1.2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4-16页 |
2.2 社会保险概述 | 第16-17页 |
2.2.1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页 |
2.2.2 社会保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9页 |
2.3.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缘起 | 第17-18页 |
2.3.2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体系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1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参与现状 | 第21-28页 |
3.1 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参与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各项目参保水平 | 第21页 |
3.1.2 参保合规现状 | 第21-23页 |
3.1.3 企业不同管理层级覆盖情况 | 第23页 |
3.1.4 管理人员对社会保险责任认知现状 | 第23-25页 |
3.2 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参与中的突出问题 | 第25-28页 |
3.2.1 责任意识缺乏和效率导向 | 第25-26页 |
3.2.2 高政府导向与利益共谋 | 第26-28页 |
4 中小企业社会保险认知与行为选择成因分析 | 第28-38页 |
4.1 激励机制失范 | 第28-30页 |
4.1.1 低责任承担能力 | 第28-29页 |
4.1.2 高逃费收益 | 第29-30页 |
4.2 平衡机制欠缺 | 第30-38页 |
4.2.1 企业自我实施机制 | 第30-32页 |
4.2.2 国家作为第三方实施机制 | 第32-33页 |
4.2.3 劳动者作为第三方实施机制 | 第33-36页 |
4.2.4 基础伦理文化的调节作用 | 第36-38页 |
5 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5.1 转变政府职能 | 第38-39页 |
5.1.1 完善法律规范,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 | 第38页 |
5.1.2 加强监督引导,规制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 第38-39页 |
5.2 发展蕴含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5.2.1 导入社会责任价值观念 | 第39-40页 |
5.2.2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 | 第40页 |
5.3 培育劳动者责任意识与能力,推动利益博弈 | 第40-41页 |
5.4 传承儒家文化,融入非正式制度 | 第41-42页 |
5.4.1 导入儒家伦理的现代传承 | 第41页 |
5.4.2 建立声誉机制,发挥信用作用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