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关于"一带一路"下OFDI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1.1 "一带一路"下OFDI的现状及效应 | 第17-18页 |
2.1.2 "一带一路"下OFDI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2.2 关于OFDI促进母国(地区)产业升级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2.1 OFDI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2 OFDI促进母国(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2.3 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第24-25页 |
3 "一带一路"下OFDI影响产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5-35页 |
3.1 "一带一路"下OFDI影响产业升级的影响路径 | 第25-29页 |
3.1.1 "一带一路"下OFDI的边际产业转移效应 | 第25-27页 |
3.1.2 "一带一路"下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 第27-28页 |
3.1.3 "一带一路"下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 | 第28-29页 |
3.2 "一带一路"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分析框架 | 第29-35页 |
3.2.1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模型构建 | 第29-31页 |
3.2.2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的一般均衡分析 | 第31-32页 |
3.2.3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的一般均衡分析 | 第32-34页 |
3.2.4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后的比较静态分析 | 第34-35页 |
4 "一带一路"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4.1 "一带一路"下OFDI的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4.1.1 "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现状 | 第35页 |
4.1.2 "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35-38页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第38-39页 |
4.3 数据选取与处理说明 | 第39-42页 |
4.4 DID和PSM方法介绍 | 第42-44页 |
4.4.1 倍差法(DID) | 第42-43页 |
4.4.2 倾向得分匹配(PSM) | 第43-44页 |
4.5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第44-47页 |
5 "一带一路"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分类型检验 | 第47-54页 |
5.1 "一带一路"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分地区检验 | 第47-50页 |
5.2 "一带一路"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分所有制检验 | 第50-54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6.2.1 大力推动"一带一路"下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55页 |
6.2.2 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第55-56页 |
6.2.3 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一带一路"中扮演好各自角色 | 第56-57页 |
6.2.4 鼓励多种动机的OFDI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 | 第5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