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53页 |
1.1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光电材料领域的影响 | 第15-19页 |
1.1.1 超分子化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 第15-17页 |
1.1.2 共轭分子聚集行为及对光电性质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 苝酰亚胺分子结构与聚集态结构 | 第19-30页 |
1.2.1 苝酰亚胺衍生物简介 | 第19-20页 |
1.2.2 苝酰亚胺的合成修饰 | 第20-23页 |
1.2.3 苝酰亚胺的离子还原态 | 第23-27页 |
1.2.4 苝酰亚胺的聚集行为研究 | 第27-30页 |
1.3 苝酰亚胺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 第30-42页 |
1.3.1 苝酰亚胺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 第30-36页 |
1.3.2 苝酰亚胺在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1.3.3 苝酰亚胺在有机热电器件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42-43页 |
1.4.1 课题的提出 | 第42页 |
1.4.2 本论文的结构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3页 |
第二章 基于苝酰亚胺材料的聚集形貌调控及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 第53-87页 |
2.1 引言 | 第53页 |
2.2 甲基引入对PBI材料的聚集结构及光电性质影响 | 第53-66页 |
2.2.1 分子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2.2.2 分子的合成 | 第54-56页 |
2.2.3 热力学性质 | 第56-58页 |
2.2.4 光物理性质 | 第58-60页 |
2.2.5 晶体结构 | 第60-63页 |
2.2.6 电化学性质 | 第63-64页 |
2.2.8 形貌表征 | 第64页 |
2.2.9 小结 | 第64-66页 |
2.3 基于氢键诱导的PBI聚集调控及界面修饰应用 | 第66-83页 |
2.3.1 分子的合成路线 | 第66-68页 |
2.3.2 分子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 第68-71页 |
2.3.3 电化学性质 | 第71-72页 |
2.3.4 前沿分子轨道 | 第72页 |
2.3.5 氢键性质 | 第72-73页 |
2.3.6 聚集调控-微观形貌 | 第73-75页 |
2.3.7 修饰ITO-降低功函作用 | 第75-79页 |
2.3.8 光伏器件 | 第79-81页 |
2.3.9 小结 | 第81-8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第三章 D-A结构酰亚胺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应用 | 第87-127页 |
3.1 引言 | 第87-88页 |
3.2 基于酰亚胺的D-A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 第88-110页 |
3.2.1 分子的合成路线 | 第88-91页 |
3.2.2 热力学性质 | 第91-92页 |
3.2.3 光物理性质 | 第92-97页 |
3.2.4 前沿分子轨道 | 第97-98页 |
3.2.5 电化学性质 | 第98-99页 |
3.2.6 晶体性质 | 第99-101页 |
3.2.7 发光机理研究 | 第101-105页 |
3.2.8 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 第105-108页 |
3.2.9 小结 | 第108-110页 |
3.3 基于苝酰亚胺的D-A分子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 第110-122页 |
3.3.1 材料的合成 | 第110-111页 |
3.3.2 材料结构的表征 | 第111-117页 |
3.3.3 反应机理探究 | 第117-118页 |
3.3.4 光物理性质 | 第118-119页 |
3.3.5 电化学性质及理论模拟 | 第119-120页 |
3.3.6 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 | 第120-122页 |
3.3.7 小结 | 第122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第四章 溶液加工难溶性酰亚胺材料及其热电器件应用 | 第127-161页 |
4.1 引言 | 第127-129页 |
4.2 水热还原方法溶解难溶性PBI衍生物 | 第129-134页 |
4.2.1 苝酰亚胺的溶解 | 第129-132页 |
4.2.2 PBI-1 离子态的光物理性质 | 第132-134页 |
4.3 薄膜的制备以及结构性质研究 | 第134-143页 |
4.3.1 薄膜制备 | 第134-135页 |
4.3.2 薄膜的结构组成 | 第135-140页 |
4.3.3 薄膜的聚集形貌研究 | 第140-143页 |
4.4 阴离子态薄膜的导电及热电性质 | 第143-151页 |
4.4.1 薄膜导电性质 | 第143-148页 |
4.4.2 薄膜的热电转换性质 | 第148-149页 |
4.4.3 极性反转的理论模型 | 第149-151页 |
4.5 高效率有机热电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第151-157页 |
4.5.1 4Cl-PBI的合成 | 第151-152页 |
4.5.2 离子态薄膜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152-155页 |
4.5.3 离子态薄膜的高效热电优值 | 第155-1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1页 |
第五章 实验用材料和测试仪器 | 第161-165页 |
5.1 实验用试剂和药品 | 第161页 |
5.2 实验用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161-1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65-167页 |
作者简历及学术成果 | 第1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7-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