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写作”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学话语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关于"中年"的几种阐述 | 第9-12页 |
第一章 "中年写作"话语的提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时代焦虑:社会转型,诗人的尴尬处境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诗人之死"——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 | 第13-16页 |
第二章 "中年写作"话语的品质 | 第16-21页 |
第一节 "中年"的象征性表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士大夫情怀的无意识沉淀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成熟、老练的写作追求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年写作"话语的思想焦点 | 第21-28页 |
第一节 "中年写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 | 第21-25页 |
第二节 "中年写作"的历史观 | 第25-28页 |
第四章 "中年写作"的形式特征 | 第28-44页 |
第一节 诗性叙事 | 第28-38页 |
第二节 "语速的慢化"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非个人化" | 第40-42页 |
第四节 空间想象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中年写作"话语的思维悖论 | 第44-47页 |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 第44-45页 |
第二节 "重建"的焦虑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