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的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吴越春秋》的语言形式 | 第12-24页 |
一、韵散相间,音韵和谐 | 第12-18页 |
(一) 人物对话 | 第14页 |
(二) 祝辞 | 第14-16页 |
(三) 论说之辞 | 第16-17页 |
(四) 叙事状物之辞 | 第17-18页 |
二、以歌谣谚语入文,丰富生动 | 第18-24页 |
(一) 歌谣 | 第18-22页 |
(二) 谚语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吴越春秋》的修辞手法 | 第24-32页 |
一、比喻——生动形象 | 第24页 |
二、排比——气势充沛 | 第24-25页 |
三、夸张——引人入胜 | 第25-27页 |
四、隐语——委婉含蓄 | 第27页 |
五、引用——积蕴丰厚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吴越春秋》的论说方法 | 第32-48页 |
一、把握心理,趋利避害 | 第32-34页 |
二、讲究策略,欲进先退 | 第34页 |
三、巧妙设喻,浅近生动 | 第34-37页 |
四、隐语暗示,委婉含蓄 | 第37-38页 |
五、连用排比,增强气势 | 第38-40页 |
六、以古鉴今,持之有故 | 第40-42页 |
七、犯颜直谏,不畏灾祸 | 第42-43页 |
八、多角度分析,解析透彻 | 第43-44页 |
九、以占卜结果,作为佐证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吴越春秋》的个性化人物语言 | 第48-55页 |
一、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展示人物性格 | 第48-51页 |
二、以富有变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