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褐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 | 第13-16页 |
1.1 褐飞虱形态特征 | 第13-14页 |
1.2 褐飞虱生活习性 | 第14-15页 |
1.3 褐飞虱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 | 第15-16页 |
1.4 褐飞虱防治策略 | 第16页 |
2 褐飞虱翅型分化 | 第16-23页 |
2.1 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2.2 DNA甲基化 | 第19-21页 |
2.3 昆虫甲基化与发育 | 第21-23页 |
3 RNA干扰技术 | 第23-27页 |
3.1 RNA干扰的发现和机理 | 第23-24页 |
3.2 RNA干扰的方法 | 第24-26页 |
3.3 RNA干扰的应用 | 第26-2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褐飞虱Dnmt3的全长克隆及基因结构分析 | 第29-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1.2 供试昆虫的饲养 | 第30-31页 |
1.3 总RNA的提取 | 第31-33页 |
1.4 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1.5 引物设计 | 第34页 |
1.6 PCR反应 | 第34-35页 |
1.7 分子克隆 | 第35-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2.1 基因片段序列的获得及验证 | 第37页 |
2.2 cDNA的全长克隆 | 第37-39页 |
2.3 蛋白结构域比对分析 | 第39-41页 |
2.4 多序列比对分析 | 第41-42页 |
2.5 基因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2.6 系统进化分析 | 第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第三章 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的Dnmt3表达分析 | 第47-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1.2 供试昆虫的饲养 | 第48页 |
1.3 总RNA的提取 | 第48页 |
1.4 cDNA的合成 | 第48-49页 |
1.5 引物设计 | 第49页 |
1.6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49-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褐飞虱Dnmt1和Dnmt3的RNA干扰分析 | 第55-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55-56页 |
1.2 供试昆虫的饲养 | 第56页 |
1.3 dsRNA合成 | 第56-58页 |
1.4 活体显微注射 | 第58页 |
1.5 注射后数据统计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2.1 dsRNA注射干扰Dnmt1后表达量变化及后代数量变化 | 第58-59页 |
2.2 dsRNA注射干扰Dnmt3后表达量变化及后代数量变化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第五章 褐飞虱翅发育相关基因的RNA干扰分析 | 第63-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64页 |
1.2 供试昆虫的饲养 | 第64页 |
1.3 dsRNA合成 | 第64-65页 |
1.4 dsRNA喂食干扰实验 | 第65-66页 |
1.5 dsRNA干扰后目的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2.1 cDNA克隆 | 第66-68页 |
2.2 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分析 | 第68-70页 |
2.3 干扰后基因的表达 | 第70-73页 |
3 讨论 | 第73-75页 |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