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基于消费社会理论的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和传播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清单第10-11页
表格清单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理论背景第13-17页
     ·消费社会理论溯源——国外理论背景第13-15页
     ·消费社会理论应用——国内相关研究第15-17页
     ·网络事件相关研究第17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理论意义第18-19页
     ·实践意义第19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消费社会理论概述第21-27页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第21-22页
     ·消费的地位变化第21-22页
   ·消费社会的特征及发展第22-23页
   ·鲍德里亚的媒介理论及其反思第23-27页
     ·仿真第23-24页
     ·超真实第24-25页
     ·内爆第25-27页
3 新媒体时代的消费社会第27-31页
   ·消费的常态化第27页
   ·符号象征和群体认同第27-28页
   ·网络对符号消费的加强第28-29页
   ·狂欢——虚拟世界的另类消费第29-31页
4 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第31-46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界定第31-35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界定第31-33页
     ·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第33-35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特征第35-41页
     ·爆发性第37页
     ·参与性第37-39页
     ·消遣性第39-40页
     ·延展性第40-41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第41-46页
     ·内因:消费社会的暴力第41-43页
     ·外因:结构性压抑第43页
     ·氛围:媚俗的大众文化第43-44页
     ·催化:结构性助长第44-46页
5 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第46-59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动因第46-48页
     ·社会动因第46页
     ·受众动因第46-48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第48-55页
     ·传播基础——符号化第48-50页
     ·传播引爆第50-52页
     ·传播辐射第52-53页
     ·传播的消融和平复第53-55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常态化——文化再循环第55-59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生命周期第55-56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有意复制第56-57页
     ·热点传播常态化——文化再循环第57-59页
6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一:2010年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第65-67页
附录二:网民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度的调查问卷第67-72页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下一篇:基于符号学视角的城市主题商品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