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滇重楼根茎细菌多样性与根瘤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1-25页
    1.1 滇重楼概述及研究现状第11-16页
        1.1.1 滇重楼概述第11页
        1.1.2 滇重楼的成分第11-12页
        1.1.3 滇重楼药理活性研究第12-14页
        1.1.4 滇重楼资源利用及人工繁育研究第14-16页
    1.2 内生菌第16-21页
        1.2.1 植物内生菌概述第16-19页
        1.2.2 滇重楼内生菌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根瘤菌概述第21-23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滇重楼根茎内生及根际土壤环境细菌免培养多样性研究第25-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2.1.1 样品的采集第25页
        2.1.2 植物样品的清洗第25页
        2.1.3 植物样品的表面消毒第25-26页
        2.1.4 植物样品的预处理第26页
        2.1.5 样品DNA的提取及检测第26页
        2.1.6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6页
        2.1.7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第26-2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9-41页
        2.2.1 样品总DNA的提取及检测第29-30页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第30-31页
        2.2.3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第31-41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41-44页
第三章 滇重楼根茎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第44-6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49页
        3.1.1 滇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第44-48页
        3.1.2 产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菌株的初筛第48页
        3.1.3 固氮菌株初筛第48-4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9-60页
        3.2.1 滇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第49-58页
        3.2.2 产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菌株的初筛第58-59页
        3.2.3 固氮菌株初筛第59-60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60-62页
第四章 潜在新分类单元的多相分类第62-8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2-66页
        4.1.1 实验菌株第62页
        4.1.2 形态学观察第62-63页
        4.1.3 生理生化特征实验第63页
        4.1.4 化学分类特征实验第63-65页
        4.1.5 分子分析第65-6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6-87页
        4.2.1 Rhizobium属2个新物种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66-75页
        4.2.2 新物种Oceanobacillus endoradicis sp.nov.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75-81页
        4.2.3 新物种Yimella radicis sp.nov.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81-87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87-89页
第五章 根瘤菌属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第89-11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0-97页
        5.1.1 实验菌株第90-92页
        5.1.2 实验菌株的复活与菌体细胞的收集第92页
        5.1.3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第92页
        5.1.4 菌株的基因组测序第92-93页
        5.1.5 已公开参考基因组数据的收集第93-94页
        5.1.6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第94-9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7-116页
        5.2.1 样品总DNA的提取结果第97-98页
        5.2.2 基因组测序结果第98-105页
        5.2.3 基因家族分析结果第105-106页
        5.2.4 系统发育异质性分析第106页
        5.2.5 系统发育重建—SuperMatrix/GeneContent第106-109页
        5.2.6 祖先基因组基因含量预测与基因家族演化第109-110页
        5.2.7 共生质粒分析第110-114页
        5.2.8 共生固氮作用关键基因分析第114-116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116-117页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44页
博士期间成果第144-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蓖麻胚乳表观调控与基因组印迹研究
下一篇:金铁锁根、根际土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与免培养原核微生物群落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