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的思考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0页
绪论第10-28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7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7-23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8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第28-5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探略第28-42页
        一、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当代意蕴第28-34页
        二、恩格斯对劳动问题的论述及其当代启示第34-39页
        三、列宁社会主义劳动思想及现实价值第39-42页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第42-54页
        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及其实践第42-46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及其实践第46-51页
        三、启示与思考第51-54页
第二章 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历史考察第54-92页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与城乡劳动力流动第54-61页
        一、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化的状况与城乡劳动力流动:1949—1977第54-57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演进与城乡劳动力流动:1978—至今第57-61页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劳动权益流变第61-78页
        一、农民工个体劳动权益状况第62-68页
        二、农民工集体劳动权益状况第68-71页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保障与断裂第71-78页
    第三节 我国城镇化中的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第78-92页
        一、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境遇第78-86页
        二、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性别特质第86-92页
第三章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证考察第92-132页
    第一节 女性农民工就业状况第92-99页
        一、农民工就业状况的性别比较第92-96页
        二、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困境第96-99页
    第二节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实考察第99-115页
        一、个体劳动权益的保障状况第100-107页
        二、特殊劳动保护的实现情况第107-111页
        三、集体劳动权益的保障现状第111-113页
        四、土地权益的保障状况第113-115页
    第三节 对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讨论第115-132页
        一、劳动权益的微观影响因素及测量第115-122页
        二、劳动权益的宏观影响因素及测度第122-128页
        三、关于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因素讨论第128-132页
第四章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32-164页
    第一节 女性农民工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复杂处境第132-138页
        一、次级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女性农民工供给的矛盾第132-135页
        二、次级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制约第135-138页
    第二节 劳动赋权与赋能双重不足和制度障碍第138-147页
        一、生存型劳动赋权的局限第138-141页
        二、发展型劳动赋能的缺失第141-143页
        三、劳动维权的制度性障碍第143-147页
    第三节 特殊劳动保护与不当劳动保护第147-152页
        一、特殊劳动保护与女性农民工就业成本悖论第147-150页
        二、不当劳动保护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第150-152页
    第四节 土地制度对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的侵损第152-164页
        一、女性农民工与土地的关系第153-156页
        二、土地流转与女性农民工非稳定性就业的潜在矛盾第156-159页
        三、土地制度失当与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受损第159-164页
第五章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推进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第164-194页
    第一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第164-170页
        一、构建以尊重劳动为宗旨的和谐劳动关系第164-166页
        二、构建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关系第166-168页
        三、构建以促进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的劳动关系第168-170页
    第二节 完善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保障第170-176页
        一、完善劳动赋权的制度设计第170-172页
        二、建构劳动赋能的政策体系第172-174页
        三、建立适合女性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机制第174-176页
    第三节 给予女性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与适当劳动保护第176-182页
        一、平衡女性农民工就业权益与特殊劳动保护的关系第176-178页
        二、合理分解女性农民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用工成本第178-180页
        三、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监督和规制第180-182页
    第四节 切实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土地权益第182-189页
        一、强化政府在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保障中的责任第182-184页
        二、落实女性农民工的土地权益第184-187页
        三、促进女性农民工平等获得土地使用权第187-189页
    第五节 建立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治环境第189-194页
        一、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189-192页
        二、建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性别策略第192-194页
结论第194-198页
附录1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选摘)第198-206页
附录2 受流动影响人员附卷(选摘)第206-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3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34-236页
致谢第236-238页
个人简历第238-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精制教学理论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