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其他蚕类论文--柞蚕(中国柞蚕)论文

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柞蚕中肠转录组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

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8页
    1.1 昆虫病毒的研究现状第14-23页
        1.1.1 昆虫病毒分类研究第15-17页
        1.1.2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主要特征第17-19页
        1.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第19-23页
    1.2 昆虫抗病毒机制研究第23-28页
        1.2.1 昆虫抗NPV的免疫途径研究第23-24页
        1.2.2 昆虫免疫信号转导研究第24页
        1.2.3 昆虫免疫效应因子研究进展第24-26页
        1.2.4 其他途径和效应分子第26-28页
    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的感染及危害第28-29页
    1.4 基因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第29-33页
        1.4.1 转录组研究技术第29-30页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第30-31页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鳞翅目昆虫上的应用第31-33页
    1.5 脂肪酶研究进展第33-34页
    1.6 小G蛋白家族的概述第34-37页
        1.6.1 小G蛋白的结构第35页
        1.6.2 小G蛋白的分类第35-36页
        1.6.3 小G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第36-37页
    1.7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第37-38页
第二章 柞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转录组测序第38-6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2.1.1 试验材料第38页
        2.1.2 试验方法第38-4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4-62页
        2.2.1 RNA-Seq数据整体质量评估第44-48页
        2.2.2 Unigene注释分析第48-51页
        2.2.3 CDS预测第51-52页
        2.2.4 微卫星标记(SSR)分析第52-53页
        2.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53-55页
        2.2.6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第55-58页
        2.2.7 差异表达分析第58-62页
    2.3 讨论第62-67页
第三章 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第67-89页
    3.1 材料第67-69页
        3.1.1 试验材料第67页
        3.1.2 试验试剂第67-68页
        3.1.3 主要仪器设备第68-69页
    3.2 试验方法第69-77页
        3.2.1 柞蚕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纯化第69-70页
        3.2.2 柞蚕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70页
        3.2.3 目的基因PCR扩增第70-71页
        3.2.4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回收与纯化第71页
        3.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71-72页
        3.2.6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第72页
        3.2.7 序列分析第72-73页
        3.2.8 系统进化的分析第73页
        3.2.9 ApGTPase重组蛋白的表达第73-75页
        3.2.10 柞蚕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cDNA的制备第75页
        3.2.11 外源病原物对4龄柞蚕幼虫的诱导第75-7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7-87页
        3.3.1 柞蚕总RNA质量的电泳检测第77-78页
        3.3.2 目的基因的检测第78页
        3.3.3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的序列分析第78-80页
        3.3.4 柞蚕ApGTPase基因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第80-82页
        3.3.5 ApGTPase基因原核表达及检测第82-84页
        3.3.6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ApGTPase组织表达谱分析第84-85页
        3.3.7 Real-time PCR引物特异性分析第85-86页
        3.3.8 外源病原物诱导后柞蚕中肠鸟苷三磷酸酶基因的Real-time PCR检测第86-87页
    3.4 讨论第87-89页
        3.4.1 柞蚕鸟甘三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87-88页
        3.4.2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对外源病原物入侵响应第88-89页
第四章 柞蚕脂肪酶基因受病原物侵染后表达谱分析第89-106页
    4.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89页
        4.1.1 试验材料第89页
        4.1.2 试验试剂第89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89页
    4.2 试验方法第89-94页
        4.2.1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克隆第89-90页
        4.2.2 Aplipase基因的序列分析第90页
        4.2.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第90-92页
        4.2.4 柞蚕4个发育阶段与5龄幼虫各组织Aplipase基因的半定量检测第92-93页
        4.2.5 外源病原物诱导后柞蚕中肠Aplipase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分析第93-9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94-104页
        4.3.1 柞蚕脂肪酶基因克隆第94页
        4.3.2 Aplipase的序列分析第94-97页
        4.3.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进化分析第97-100页
        4.3.4 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检测第100-102页
        4.3.5 Aplipase基因的半定量检测第102-103页
        4.3.6 外源病原物诱导下Aplipase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第103-104页
    4.4 讨论第104-106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霜霉病生防放线菌PY-1鉴定及抑菌活性物质结构解析
下一篇:柞蚕空胴病病原菌基因组、侵染后柞蚕蛋白质组及柞蚕免疫Toll通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