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2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8-19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 研究创新 | 第19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一) 开发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 开发区 | 第20页 |
2. 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20-21页 |
3.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二) 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 政府职能 | 第22页 |
2. 政府职能转变 | 第22页 |
3. 政府主导型开发区政府职能的阐述 | 第22-24页 |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 第24-25页 |
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相关性 | 第25-27页 |
二、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 | 第27-32页 |
(一)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二)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阶段 | 第28-30页 |
1. 创业起步阶段(2001——2007年) | 第28-29页 |
2. 开发成长阶段(2008——2012年) | 第29页 |
3. 优化提升阶段(2013——至今) | 第29-30页 |
(三)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的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1. 创业起步阶段(2001——2007年)的政府职能情况 | 第30页 |
2. 开发成长阶段(2008——2012年)的政府职能情况 | 第30-31页 |
3. 优化提升阶段(2013——至今)的政府职能情况 | 第31-32页 |
三、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2-37页 |
(一) 当前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第32页 |
(二) 当前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1. 经济职能越位,政府过多介入资源配置 | 第32-33页 |
2. 社会管理职能不到位,引发社会矛盾日益增多 | 第33-34页 |
3. 公共服务职能缺失,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 第34-35页 |
(三) 当前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1. 开发区发展定位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 第35页 |
2. 现有社会保障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第35-36页 |
3. 开发区软环境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 第36-37页 |
四、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及经验启示 | 第37-40页 |
(一) 韩国大德科技园的政府职能 | 第37页 |
(二) 苏州工业园区的政府职能 | 第37-38页 |
(三) 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的经验启示 | 第38-40页 |
五、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职能转变对策 | 第40-47页 |
(一) 明确开发区发展定位,实行依法依规行政 | 第40-41页 |
1. 明确开发区发展定位 | 第40页 |
2.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3.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 | 第41页 |
(二) 处理好开发区管委会与市场的关系,使经济职能归位 | 第41-42页 |
(三)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恰当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 第42-44页 |
1. 科学合理的设置职能部门体系 | 第42-43页 |
2. 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 第43-44页 |
(四)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 第44-47页 |
1. 树立“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 第44-45页 |
2. 培育发展中介组织 | 第45页 |
3. 积极探索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第45-46页 |
4. 积极探索购买社会服务模式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