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对引入树种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影响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符号及缩写说明第12-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低效林研究进展第18-23页
        1.2.1 低效林的由来第18-19页
        1.2.2 低效林的成因与特征第19-20页
        1.2.3 柏木低效林的恢复与重建基本理论第20-21页
        1.2.4 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 林窗研究进展第23-27页
        1.3.1 林窗概述第23-24页
        1.3.2 林窗对林分微环境的影响第24-25页
        1.3.3 林窗内植被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第25-27页
    1.4 细根研究进展第27-35页
        1.4.1 细根界定第27-28页
        1.4.2 细根研究方法第28-30页
        1.4.3 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进展第30-35页
    1.5 研究中的不足第35-36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8-4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8页
    2.2 样地设置第38-40页
    2.3 微根管安装第40-41页
    2.4 根系影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第41-42页
    2.5 研究内容第42页
    2.6 技术路线第42-44页
第三章 细根生产与分布第44-60页
    3.1 研究方法第45-46页
        3.1.1 试验设计第45页
        3.1.2 试验方法第45页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45-4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6-55页
        3.2.1 细根数量分布特征第46-51页
        3.2.2 细根现存量的分布特征第51-55页
    3.3 讨论第55-58页
        3.3.1 细根数量和现存量的垂直分布第55-56页
        3.3.2 细根数量和现存量的季节分布第56-57页
        3.3.3 林窗对细根生产的影响第57-58页
    3.4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第60-79页
    4.1 研究方法第61页
        4.1.1 试验设计第61页
        4.1.2 试验方法第61页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6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1-74页
        4.2.1 细根生长动态第61-68页
        4.2.2 细根死亡动态第68-74页
    4.3 讨论第74-77页
        4.3.1 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第74-76页
        4.3.2 林窗改造对细根生长和死亡的影响第76-77页
    4.4 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细根寿命第79-95页
    5.1 研究方法第79-80页
        5.1.1 试验设计第79-80页
        5.1.2 试验方法第80页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8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80-88页
        5.2.1 3个树种细根总体寿命第80-81页
        5.2.2 细根直径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1-82页
        5.2.3 细根根序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2-83页
        5.2.4 细根土层分布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3-84页
        5.2.5 细根出生季节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4-86页
        5.2.6 林窗面积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6页
        5.2.7 林窗位置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6-88页
    5.3 讨论第88-93页
        5.3.1 细根寿命的种间差异第88-89页
        5.3.2 细根形态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89-91页
        5.3.3 细根出生季节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91-92页
        5.3.4 林窗面积和位置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第92-93页
    5.4 小结第93-95页
第六章 细根周转第95-106页
    6.1 研究方法第96页
        6.1.1 试验设计第96页
        6.1.2 试验方法第96页
        6.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96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6.2.1 3个树种细根周转的总体估算第96-97页
        6.2.2 不同直径的细根周转第97-98页
        6.2.3 不同土层的细根周转第98-99页
        6.2.4 不同而积林窗内细根周转第99-100页
        6.2.5 不同林窗位置的细根周转第100页
    6.3 讨论第100-104页
        6.3.1 细根周转估计第100-102页
        6.3.2 细根直径与细根周转第102-103页
        6.3.3 土层深度与细根周转第103页
        6.3.4 林窗面积和位置与细根周转第103-104页
    6.4 小结第104-106页
第七章 细根生长和周转与细根生物学因子以及林窗环境因子的关联第106-117页
    7.1 研究方法第107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107-114页
        7.2.1 细根周转与生物学因子组分之间的关系第107-108页
        7.2.2 细根周转与土壤理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第108-111页
        7.2.3 细根周转与林窗微气候之间的关系第111页
        7.2.4 细根周转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第111-112页
        7.2.5 林窗条件下细根周转与环境因子综合分析第112-114页
    7.3 讨论第114-116页
        7.3.1 细根生产和周转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第114-115页
        7.3.2 细根生产和周转与生物因子之间的关联第115页
        7.3.3 林窗条件下细根生产和周转的调控机理第115-116页
    7.4 小结第116-117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20页
    8.1 主要结论第117-119页
    8.2 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点第119页
    8.3 研究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5种重金属通量及其源—汇格局
下一篇:大渡河中游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和土壤呼吸对增加降水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