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时分双工的异构网络动态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23页
     ·异构网络的形成第18-22页
     ·时分双工方式介绍第22-23页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面临挑战第23-30页
     ·基于时分双工的异构网络的干扰问题第24-26页
     ·基于时分双工的异构网络的干扰建模第26-27页
     ·基于时分双工的异构网络的资源管控技术第27-30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0-34页
第二章 动态时分双工微蜂窝网络的最优资源分配方法第34-56页
   ·引言第34-35页
   ·系统模型第35-38页
     ·网络模型第35-36页
     ·业务模型第36-37页
     ·信道模型第37-38页
     ·传输模型第38页
   ·功率消耗模型第38-39页
   ·业务适配第39-41页
   ·性能分析第41-45页
     ·成功传输概率第41-44页
     ·能效分析第44-45页
   ·最优资源分配方法设计第45-46页
   ·性能仿真第46-55页
     ·成功传输概率第47-50页
     ·上下行子帧配置与业务适配第50-54页
     ·业务适配与能效第54-55页
   ·总结第55-56页
第三章 异构蜂窝和D2D混合网络性能分析及接入机制研究第56-84页
   ·引言第56-57页
   ·系统模型第57-63页
     ·网络模型第57-60页
     ·小区关联策略第60-61页
     ·潜在D2D终端的CSMA模型第61-62页
     ·组网模式第62-63页
   ·性能分析第63-74页
     ·小区关联和负载第63-65页
     ·成功传输概率第65-70页
     ·特定情况分析第70-71页
     ·网络吞吐量第71-72页
     ·理论模型验证第72-74页
   ·成功传输概率优化第74-78页
     ·上下行子帧配置因子影响第75-76页
     ·基站密度的影响第76-77页
     ·偏置因子的影响第77-78页
   ·CSMA机制设计第78-83页
   ·总结第83-84页
第四章 时分双工异构网络分布式D2D协作传输机制第84-106页
   ·引言第84-85页
   ·系统模型第85-86页
   ·D2D协作传输机制第86-92页
     ·并传模式第89-90页
     ·协作模式第90-91页
     ·分布式架构的机制开销第91-92页
   ·性能分析和机制适用性第92-100页
     ·蜂窝终端的归一化吞吐量分析第93-96页
     ·D2D终端归一化吞吐量分析第96-97页
     ·D2D终端对蜂窝终端的吞吐量补偿第97-98页
     ·能效分析第98-99页
     ·机制的适用性第99-100页
   ·性能仿真第100-105页
   ·总结第105-106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106-110页
   ·研究总结第106-107页
   ·研究展望第107-110页
附录A第110-112页
附录B第112-114页
附录C第114-115页
附录D第115-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致谢第126-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素描模型和可控核函数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
下一篇:阵列雷达动目标检测多维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