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与古代法律文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可行性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第一章“情”与法的矛盾 | 第17-39页 |
第一节 亲情与法的矛盾 | 第17-25页 |
一、宋江“杀惜”与宋太公的庇护 | 第18-20页 |
二、兄弟情深与武松复仇 | 第20-25页 |
第二节 情爱与法的矛盾 | 第25-33页 |
一、阎婆惜的情爱与宋江“杀惜” | 第25-29页 |
二、潘金莲的欲望与武大被害 | 第29-33页 |
第三节 恩情与法的矛盾 | 第33-39页 |
一、晁盖、宋江之间的恩情与法 | 第33-36页 |
二、鲁智深、金氏父女之间的恩情与法 | 第36-39页 |
第二章“义”与法的冲突 | 第39-57页 |
第一节 为民除害与致人死亡 | 第39-46页 |
一、鲁智深除暴安良打死郑屠 | 第40-41页 |
二、杨志为民除害杀死牛二 | 第41-43页 |
三、李逵打死恶霸殷天锡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救助犯人与目无王法 | 第46-52页 |
一、柴进藏匿犯人与接济英雄 | 第46-48页 |
二、戴宗索贿受贿与江湖义气 | 第48-50页 |
三、施恩以权谋私与救助好汉 | 第50-52页 |
第三节 耿介直莽与杀人如麻 | 第52-57页 |
一、耿介直莽的李逵 | 第53-54页 |
二、嗜杀成性的李逵 | 第54-55页 |
三、李逵的形象塑造与法律 | 第55-57页 |
第三章“忠”与法的背离 | 第57-73页 |
第一节 忠于朝廷与落草为寇 | 第58-63页 |
一、宋江的忠义与上梁山 | 第58-60页 |
二、史进和杨志的落草之路 | 第60-63页 |
第二节 忠于职守与逼上梁山 | 第63-68页 |
一、被权臣高俅迫害逼上梁山的林冲 | 第63-65页 |
二、被赚上梁山的徐宁和卢俊义 | 第65-68页 |
第三节 忠于国家与啸聚山林 | 第68-73页 |
一、朝廷官员背法归顺梁山的原因 | 第69-71页 |
二、忠与法矛盾中体现的古代法律观念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