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总线的污水处理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2 污水处理技术 | 第13-19页 |
·污水水质指标 | 第13-14页 |
·污水处理方法种类 | 第14页 |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背景 | 第14-15页 |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15-19页 |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依据 | 第15-16页 |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 第16-19页 |
3 污水处理自动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9-33页 |
·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污水处理厂网络的选择 | 第19-20页 |
·现场总线技术 | 第20-22页 |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 | 第20-21页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 | 第22-24页 |
·PROFIBUS协议结构 | 第22-23页 |
·PROFIBUS总线的传输方式 | 第23-24页 |
·PROFIBUS-DP总线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结构的设计 | 第25-28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第26-28页 |
·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措施 | 第28页 |
·主要硬件设备 | 第28-33页 |
·PLC概述及特点 | 第28-31页 |
·变频器的选择 | 第31页 |
·硬件与PROFIBUS连接 | 第31-33页 |
4 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的实现 | 第33-55页 |
·PLC软件开发系统及设计 | 第33-34页 |
·预处理阶段控制系统 | 第34-42页 |
·格栅控制 | 第34-35页 |
·提升泵控制 | 第35-38页 |
·沉砂池设备控制 | 第38-40页 |
·预处理段PLC1配置 | 第40-41页 |
·PLC1子站的组态编程 | 第41-42页 |
·生物处理阶段控制系统 | 第42-50页 |
·奥贝尔氧化沟原理 | 第42-43页 |
·氧化沟溶解氧浓度的模糊控制 | 第43-49页 |
·生物处理段PLC配置 | 第49-50页 |
·PLC2子站的组态编程 | 第50页 |
·污泥处理段控制方法 | 第50-55页 |
·二沉池 | 第51页 |
·污泥泵房及浓缩脱水车间 | 第51-52页 |
·污泥处理段PLC3配置 | 第52-53页 |
·PLC3子站的组态编程 | 第53-55页 |
5 上位机组态监控系统设计 | 第55-65页 |
·概述 | 第55-56页 |
·组态王软件 | 第56-57页 |
·上位机系统设计 | 第57-60页 |
·设备配置 | 第57-58页 |
·数据交换机理 | 第58页 |
·数据库变量的定义 | 第58-60页 |
·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60-65页 |
·主界面设计 | 第60-61页 |
·各工艺流程分界面设计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