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国内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 | 第12-13页 |
·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的意义 | 第12-13页 |
·硬件在环仿真在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柴油机仿真平台的方案设计 | 第15-26页 |
·柴油机仿真平台的总体构成 | 第15-16页 |
·实时计算仿真模块的设计方案 | 第16-18页 |
·主控制芯片的选型 | 第16-17页 |
·TMS320F2812介绍 | 第17-18页 |
·直流电机模块设计方案 | 第18-23页 |
·直流电机台架构建方案 | 第18-19页 |
·直流电机选型 | 第19-20页 |
·传感器的选型 | 第20-21页 |
·信号盘的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PC上位机监控模块设计方案 | 第23-24页 |
·仿真平台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思路 | 第24页 |
·柴油机仿真平台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柴油机仿真平台硬件设计 | 第26-45页 |
·DSP模块相关电路设计 | 第26-30页 |
·TMS320F2812电源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28页 |
·DSP工作模式和启动方式设置模块电路 | 第28-29页 |
·存储器的扩展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控制板上数据交换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38页 |
·仿真平台外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柴油机工作状态参数输出模块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模数转换相关接口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CAN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第34-38页 |
·电机驱动板上相关电路设计 | 第38-43页 |
·驱动板上的电源电路设计 | 第38页 |
·PWM功率驱动单元设计 | 第38-41页 |
·转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硬件的可靠性设计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动态仿真数学模型 | 第45-56页 |
·高压共轨柴油机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柴油机动态模型建立的步骤和方法 | 第45-46页 |
·建模时的假设和模型的组成 | 第46页 |
·柴油机本体数学模型 | 第46-50页 |
·气缸充气效率计算模块 | 第47页 |
·进气质量流量计算模块 | 第47-48页 |
·平均排气温度模块 | 第48页 |
·指示热效率计算模块 | 第48页 |
·指示扭矩计算模块 | 第48-49页 |
·摩擦扭矩计算模块 | 第49页 |
·柴油机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增压器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压气机模型 | 第50-51页 |
·中冷器模型 | 第51页 |
·涡轮机模型 | 第51-52页 |
·增压器动力学模型 | 第52页 |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数学模型 | 第52-55页 |
·高压共轨系统的构成 | 第52页 |
·高压油泵模型 | 第52-53页 |
·高压油轨模型 | 第53页 |
·压力控制阀模型 | 第53-54页 |
·喷油器模型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柴油机仿真平台软件设计 | 第56-73页 |
·DSP系统软件开发工具 | 第56页 |
·DSP系统软件设计 | 第56-68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7页 |
·柴油机仿真模块相关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直流电机模块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CAN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 第64-66页 |
·辅助程序设计 | 第66-68页 |
·PC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第68-72页 |
·Labview和USBCAN卡简介 | 第68-69页 |
·USBCAN接口卡函数库的调用 | 第69页 |
·监控界面程序设计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柴油机仿真平台实验 | 第73-80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73-74页 |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