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矿区段煤柱合理留设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同类研究、发展动态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第2章 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15-33页 |
| ·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破断基本规律 | 第15-16页 |
| ·老顶结构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的关系 | 第16-17页 |
| ·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第17-21页 |
| ·采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18-20页 |
| ·煤层走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20-21页 |
| ·沿空掘巷窄煤柱应力分析及变形破坏机理 | 第21-24页 |
| ·沿空掘巷窄煤柱应力分布 | 第21-22页 |
| ·沿空掘巷窄煤柱变形破坏机理 | 第22-24页 |
| ·影响煤柱工作状态的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 ·沿空巷道不同时期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 第25-27页 |
|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分析 | 第27-30页 |
| ·窄煤柱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 ·工作面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 第30-32页 |
| ·煤柱合理留设的原则 | 第30页 |
| ·煤柱合理宽度方案选择 | 第30-32页 |
| ·巷道合理位置估算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支护方案设计 | 第33-49页 |
| ·项目概况 | 第33-38页 |
| ·工程概况 | 第33-35页 |
| ·矿山地质条件 | 第35-37页 |
| ·巷道围岩及煤柱煤体物理学性质 | 第37-38页 |
| ·沿空掘巷窄煤柱巷道锚杆支护原理 | 第38-44页 |
| ·18503 副巷初始支护设计 | 第40页 |
| ·顶板锚杆参数设计 | 第40-43页 |
| ·巷道锚索补强加固支护设计 | 第43-44页 |
| ·两帮支护设计 | 第44-45页 |
| ·煤柱帮支护 | 第45页 |
| ·回采帮支护 | 第45页 |
| ·巷道支护主要技术参数 | 第45-48页 |
| ·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支护 | 第48页 |
| ·窄煤柱掘巷安全技术措施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数值模拟研究 | 第49-63页 |
| ·FLAC~(3D)简介 | 第49-50页 |
| ·概述 | 第49-50页 |
| ·FLAC~(3D)软件的功能 | 第50页 |
| ·FLAC~(3D)的应用范围 | 第50页 |
| ·数值模拟 | 第50-52页 |
| ·模拟区域地质概况 | 第50-51页 |
| ·数值模拟主要内容 | 第51页 |
| ·主要计算参数 | 第51页 |
| ·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第63-73页 |
| ·试验准备 | 第63-66页 |
| ·相似材料配比 | 第64-66页 |
| ·应力测量装置 | 第66页 |
| ·模型铺设 | 第66-68页 |
| ·模拟试验 | 第68-71页 |
| ·试验结果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