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系统仿真及性能控制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制冷剂发展第10-11页
   ·汽车空调研究现状第11-12页
     ·车内环境分析第12页
     ·汽车空调装置研究第12页
   ·C0_2 汽车空调研究状况第12-16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2章 跨临界C0_2汽车空调系统理论分析第18-30页
   ·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第18-19页
   ·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特性第19-20页
   ·系统热力学分析第20-28页
     ·系统火用分析第21-24页
     ·系统熵分析第24-25页
     ·结果分析第25-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跨临界C0_2汽车空调系统仿真模型第30-40页
   ·建模准备第30页
   ·压缩机模型第30-32页
   ·气体冷却器模型第32-34页
   ·蒸发器模型第34-36页
   ·膨胀阀模型第36-37页
   ·回热器模型第37-39页
   ·跨临界 CO_2 空调系统总模型图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模型验证及系统性能分析第40-50页
   ·模型验证第40-44页
     ·稳态仿真验证第40-42页
     ·动态仿真验证第42-44页
   ·系统性能分析第44-48页
     ·气体冷却器空气进口温度影响第44-45页
     ·蒸发器空气进口温度影响第45-47页
     ·压缩机转速影响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跨临界C0_2汽车空调系统控制研究第50-64页
   ·C0_2 汽车空调系统控制目标第50-51页
   ·高压侧压力PID 控制器第51-55页
     ·PID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51页
     ·高压侧压力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第51-52页
     ·系统性能与压力关系验证第52-54页
     ·高压侧压力PID 控制器跟踪性能第54-55页
   ·高压侧压力模糊PID 控制第55-62页
     ·模糊控制理论第55-57页
     ·输入的模糊化第57-58页
     ·输出的模糊化第58-59页
     ·控制规则的建立第59-60页
     ·模糊PID 控制仿真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工作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图表索引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用车驾驶室空气悬置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匹配
下一篇:汽车普适计算中情感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