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符号与缩略语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抗原蛋白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IBDV的基因组结构 | 第10页 |
·IBDV的VP2蛋白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 第11-16页 |
·杆状病毒简介 | 第11-12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 第12-13页 |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第13-15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应用 | 第15-16页 |
·杆状病毒介导外源基因的体外细胞表达 | 第16-20页 |
·杆状病毒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杆状病毒介导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的优化策略 | 第17-20页 |
·表位附加标记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课题资助名称 | 第23-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5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34页 |
·供试细胞、菌株及质粒载体 | 第24-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PCR扩增引物 | 第28页 |
·主要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生化试剂及缓冲液配制方法 | 第29-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54页 |
·HA表位标记的HA-VP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4-39页 |
·重组转移质粒的构建 | 第39-44页 |
·重组对照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Bac-TZF-X的获得 | 第45-47页 |
·重组杆状病毒rBV-TZF-X的制备与滴度测定 | 第47-49页 |
·重组杆状病毒rBV-TZF-X介导的HA-VP2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 第49-51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及其Western-blotting鉴定 | 第51-5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4-82页 |
·HA表位标记的HA-VP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54-56页 |
·目的基因HA-VP2的PCR扩增 | 第54页 |
·PCR产物胶回收纯化结果 | 第54-55页 |
·重组阳性质粒的鉴定 | 第55-56页 |
·重组转移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56-68页 |
·重组转移质粒pTZF-WK-HA-VP2,pTZF-WK-I-HA-VP2的构建结果 | 第56-60页 |
·重组转移质粒pTZF-LM-HA-VP2,pTZF-LM-I-HA-VP2的构建结果 | 第60-64页 |
·重组转移质粒pTZF-SD-HA-VP2,pTZF-SD-I-HA-VP2的构建结果 | 第64-68页 |
·重组对照转移载体的构建结果 | 第68-71页 |
·对照转移载体pWKC(EcoR Ⅰ/Sal Ⅰ),pSDC(EcoR Ⅰ/Sal Ⅰ),pLMC(EcoRⅠ/Sal Ⅰ)和片段HA-VP2的获得 | 第68-69页 |
·重组对照转移质粒pTZF-WKC-HA-VP2,pTZF-SDC-HA-VP2,pTZF-LMC-HA-VP2的鉴定 | 第69-71页 |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Bac-TZF-X的鉴定结果 | 第71-74页 |
·重组杆状病毒rBV-TZF-X的制备与滴度测定 | 第74-77页 |
·sf9昆虫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74页 |
·正常与病变的sf9昆虫细胞的数目与形态变化 | 第74-75页 |
·重组杆状病毒的扩增与滴度测定 | 第75-77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及其Western-blotting鉴定 | 第77-79页 |
·重组蛋白的定量分析 | 第79-80页 |
·总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82-84页 |
·课题背景 | 第82页 |
·WPRE对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ITRs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3页 |
·含有不同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在CHO细胞中的活性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