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自律计算的网络信息系统可生存性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生存性研究的提出和发展第14-19页
   ·生存性研究同其他安全分析技术的联系和区别第19-20页
   ·生存性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0-27页
     ·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综述第20-26页
     ·生存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26-27页
   ·自律计算的引入第27-29页
     ·自律计算的定义和研究现状第27-28页
     ·自律计算的基本特征第28-29页
     ·利用自律计算技术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第29页
   ·本文的工作第29-32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第29-3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0-32页
第二章 面向容侵系统可生存性量化的随机博弈模型研究第32-44页
   ·引言第32-33页
   ·面向生存性研究的容侵系统状态转换模型第33-36页
     ·状态集的构建和状态转换参数的设定第33-34页
     ·状态转换行为建模及稳态概率分布求解第34-36页
   ·容侵系统的随机博弈模型第36-39页
     ·入侵容忍过程中的博弈第36-37页
     ·容侵博弈建模第37-38页
     ·容侵博弈的求解第38-39页
     ·容侵博弈的生存性分析第39页
   ·容侵系统生存性评估第39-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应用排队网进行入侵响应系统可生存性评估第44-55页
   ·引言第44-45页
   ·基于排队网的生存性分析框架第45页
   ·入侵响应系统的排队模型第45-50页
     ·排队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排队模型的化简第48-49页
     ·排队模型的求解第49-50页
   ·入侵响应模型的可生存性分析第50-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基于层次赋时CPN的信息系统建模与可生存性优化第55-68页
   ·引言第55-56页
   ·HTCP-nets的定义第56-59页
     ·赋时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表示第56-57页
     ·TCP-nets的层次化扩展第57-59页
   ·网络系统Petri网模型第59-63页
     ·网络系统整体结构和系统首层Petri网结构第59-60页
     ·服务请求产生子网第60-62页
     ·服务响应和执行子网第62-63页
     ·服务状况统计子网第63页
   ·网络系统的生存性分析与生存性增强第63-67页
     ·关键服务请求平均响应延迟ACRD仿真第64-65页
     ·关键服务请求平均执行延迟ACED仿真第65-66页
     ·生存性增强措施的实施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信息系统自律计算化动态生存性增强技术研究第68-84页
   ·引言第68-69页
   ·基于自律计算的生存性增强技术第69-73页
     ·利用强化学习实现自律决策第70-71页
     ·自律化生存性增强的Q学习实现第71-73页
   ·生存性增强的工作过程第73-74页
   ·自适应请求接纳系统生存性增强的仿真实验第74-83页
     ·CPN仿真实验平台实现及其实验配置第75-77页
     ·态势参数的定义第77-78页
     ·实验参数的配置第78-7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9-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基于连续数据保护的信息系统灾难生存机制研究第84-125页
   ·引言第84-85页
   ·灾难生存技术的实现框架第85-89页
     ·带灾难生存技术的信息系统结构第85-87页
     ·面向灾难生存的索引数据结构设计第87-89页
   ·灾难生存的关键机制第89-117页
     ·连续数据捕获机制第89-100页
     ·连续数据远程虚拟访问机制第100-113页
     ·连续数据的交互式查询机制第113-114页
     ·连续数据的快速恢复机制第114-117页
   ·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信息系统灾难生存性量化第117-124页
     ·信息系统灾难生存状态变迁建模第117-118页
     ·生存性分析模型的求解第118-123页
     ·灾难生存系统生存性增强第123-124页
   ·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结论第125-128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25-126页
   ·下一步研究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5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5-136页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信网络连接与动态授权的理论及技术研究
下一篇:HA-VP2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