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分析与制度构造--以利益主体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22页
导言第22-31页
 一、重整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状况第22-26页
 二、重整制度的理论研究状况第26-28页
 三、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第28-29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9-31页
第一章 利益—重整制度构造的内核第31-53页
 第一节 利益与法律的关系第31-36页
  一、利益的含义与特征第31-33页
  二、利益与法律的关系第33-36页
 第二节 企业重整前后的利益概观第36-43页
  一、正常经营中的利益状态第36-38页
  二、重整启动前的利益博弈第38-41页
  三、重整过程中的利益层次第41-43页
 第三节 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处理规则第43-53页
  一、社会利益的处理规则第44-47页
  二、私人利益的处理规则第47-50页
  三、本文选择的主体类型第50-53页
第二章 普通债权人的法律地位与制度构建第53-80页
 第一节 普通债权人在重整中的境况分析第53-57页
  一、普通债权人与其他债权人之比较第53-55页
  二、普通债权人在不同破产程序中的境况之比较第55-57页
 第二节 普通债权人在重整中的风险分析与立法重心第57-66页
  一、普通债权人在重整中的风险因素第57-61页
  二、重整制度应该加强对普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第61-65页
  三、保护普通债权人的立法可行性第65-66页
 第三节 保护普通债权人权益的制度框架第66-80页
  一、避免程序滥用第67-69页
  二、确保普通债权人的程序权利第69-73页
  三、维护普通债权人的实体权益第73-76页
  四、提高程序效率第76-80页
第三章 有担保债权人的法律地位与规制重心第80-101页
 第一节 有担保债权人在重整中的处境分析第80-84页
  一、有担保债权的界定第80-82页
  二、有担保债权人在不同破产程序中的处境分析第82-84页
 第二节 限制有担保债权人权益的矛盾冲突与协调第84-91页
  一、限制有担保债权人权益的理由第84-87页
  二、限制有担保债权人权益的现实冲击第87-89页
  三、重整制度目标与担保物权社会功能的可调和性第89-91页
 第三节 重整制度对有担保债权人的法律规制第91-101页
  一、国外重整立法中的规定第91-97页
  二、有担保债权人在重整立法中的规制重心第97-101页
第四章 股东在重整中的法律地位与权益状况第101-117页
 第一节 股东在重整中的地位分析第101-109页
  一、股东在不同情况下的权益概况第101-102页
  二、股东在重整中是否享有权益第102-107页
  三、重整立法对待股东的基本态度第107-109页
 第二节 重整立法对股东权益的调整第109-117页
  一、股东程序参与机制的构建第109-112页
  二、股东在重整中的实体权益第112-114页
  三、股东是否还享有公司法上的权利第114-117页
第五章 社会利益在重整程序中的实现途径第117-137页
 第一节 重整中的社会利益第117-127页
  一、企业破产中的社会利益第117-120页
  二、破产法是否应该考虑社会利益的理论争议第120-122页
  三、破产立法应该考虑社会利益第122-125页
  四、社会利益的介入是否会危及破产法的私法定位第125-127页
 第二节 重整中社会利益的实现机制第127-137页
  一、立法中的权益安排第128-130页
  二、司法裁量中的考量第130-133页
  三、行政力量的干预第133-137页
第六章 我国重整立法与实践的现状评析与完善建议第137-158页
 第一节 各类主体在我国重整立法中的权益状况分析第137-149页
  一、对我国重整立法的整体评价第137-139页
  二、普通债权人的在重整立法中的状况第139-143页
  三、有担保债权人在重整立法中的状况第143-146页
  四、股东在重整立法中的权益状况第146-148页
  五、社会利益在立法中的体现第148-149页
 第二节 对我国重整制度实施环境的评价第149-158页
  一、对"沧化股份"重整案件的实例考察第149-151页
  二、对我国重整制度实施环境的分析与完善建议第151-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7页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67-168页
后记第168-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破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下一篇:民事诉讼请求研究--以我国民诉立法与司法实践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