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鲁北地区民间歌舞“哈尔虎”音乐文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综述第8-9页
 二、研究地域与研究对象第9-11页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哈尔虎”的历史源流第13-35页
 第一节 “哈尔虎”名称的界定及其流布区域第13-19页
  一、“哈尔虎”名称的界定第13-16页
  二、“哈尔虎”的流布区域第16-19页
 第二节 “哈尔虎”的历史溯源第19-27页
  一、“哈尔虎”由来的诸种说法第19-23页
  二、“哈尔虎”形成的历史原因第23-27页
 第三节 “哈尔虎”与其他民间音乐的亲缘关系第27-35页
  一、与“哈尔虎”有关的其他民间音乐第27-30页
  二、“哈尔虎”与其他民间音乐之亲缘关系第30-35页
第二章 “哈尔虎”的艺术形态特征第35-48页
 第一节 “哈尔虎”的音乐结构特征第35-42页
  一、阳信“哈尔虎”的音乐结构特征第35-37页
  二、沾化“哈尔虎”音乐结构特征第37-39页
  三、乐陵“哈尔虎”音乐结构特征第39-40页
  四、“哈尔虎”的整体音乐结构特征第40-42页
 第二节 “哈尔虎”的表演形式及其道具装束第42-48页
  一、阳信“哈尔虎”的表演形式及道具装束第42-43页
  二、沾化“哈尔虎”的表演形式及道具装束第43-45页
  三、乐陵“哈尔虎”的表演形式及道具装束第45-48页
第三章 “哈尔虎”的生存与传习状况第48-70页
 第一节 建国后的“哈尔虎”生存发展状况第48-59页
  一、阳信“哈尔虎”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状况第48-52页
  二、沾化“哈尔虎”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状况第52-56页
  三、乐陵“哈尔虎”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状况第56-59页
 第二节 “哈尔虎”技艺的传习状况第59-70页
  一、“哈尔虎”的传习方式第59-63页
  二、唱词对“哈尔虎”传承的影响第63-70页
第四章 “哈尔虎”音乐的文化阐释第70-83页
 第一节 “哈尔虎”音乐的文化内涵第70-76页
  一、敬神的遗裔第70-73页
  二、乞食的艺术第73-76页
 第二节 “哈尔虎”音乐表演的场域文化研究第76-83页
  一、庙会在“哈尔虎”表演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第76-79页
  二、鲁北地区“哈尔虎”水域文化的研究第79-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A第88-96页
附录B第96-99页
附录C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舒曼《阿贝格变奏曲》Op.1
下一篇:水会遗韵--蓝田普化全家岭水会音乐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