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锻造操作机的机构综合与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2-13页 |
| ·几种不同的大型锻造操作机的机构对比 | 第13-14页 |
| ·大型锻造操作机设计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第2章 锻造操作机的机构综合 | 第18-33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锻造操作机并联机构的型综合 | 第18-22页 |
| ·第一种新型操作机机构 | 第22-27页 |
| ·第一种新型操作机的型综合 | 第22-25页 |
| ·第一种新型操作机的机构描述 | 第25-27页 |
| ·第二种新型操作机机构 | 第27-32页 |
| ·第二种新型操作机的型综合 | 第27-29页 |
| ·第二种新型操作机的机构描述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锻造操作机的运动学分析 | 第33-56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第一种新型操作机的运动学分析 | 第33-47页 |
| ·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 第33页 |
| ·新型操作机机构 I-1 的位置正解 | 第33-36页 |
| ·新型操作机机构 I-1 的位置反解 | 第36-38页 |
| ·新型操作机机构 I-1 的雅克比矩阵 | 第38-42页 |
| ·理论分析正确性的验证 | 第42-47页 |
| ·第二种新型操作机的运动学分析 | 第47-55页 |
| ·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 第47页 |
| ·操作机机构的位置正解分析 | 第47-49页 |
| ·操作机机构的位置反解分析 | 第49页 |
| ·操作机机构的雅克比矩阵 | 第49-51页 |
| ·操作机机构的软件仿真 | 第5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4章 锻造操作机的静力学分析 | 第56-64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锻造操作机静力学建模 | 第56-61页 |
| ·锻造操作机的静力学分析 | 第61-63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各构件质量 | 第61页 |
| ·锻造操作机静力学的 Matlab 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锻造操作机的动力学分析 | 第64-74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动力学分析 | 第64-69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动力学模型 | 第64-69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参数确定 | 第69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动力学仿真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6章 锻造操作机的机构优化 | 第74-82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锻造操作机的尺寸优化 | 第74-79页 |
| ·前提升臂的尺寸优化 | 第74-75页 |
| ·升降机构的尺寸优化 | 第75-77页 |
| ·俯仰机构的尺寸优化 | 第77-78页 |
| ·缓冲机构的尺寸优化 | 第78-79页 |
| ·锻造过程中的操作机分析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