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历时视角下的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紧缩机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第13-18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3-14页
     ·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解释第14-18页
   ·紧缩句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5页
     ·紧缩句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以往紧缩句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25-30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5-27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7-30页
   ·语料说明第30-32页
     ·语料来源说明第30-31页
     ·语料使用说明第31-32页
第二章 认知视角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地位、性质和类别第32-65页
   ·从小句整合视角看汉语紧缩句的地位第32-42页
     ·小句整合原理第32-33页
     ·“并列—主次—主从”:小句整合斜坡与整合体的句法语义关系第33-35页
     ·汉语小句整合的斜坡与紧缩句在斜坡中的位置第35-42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认定第42-52页
     ·紧缩句的构成和定义第42-48页
     ·紧缩标和有标紧缩句的认定第48-52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类别第52-65页
     ·有标紧缩句按照主语情况分类第52-53页
     ·有标紧缩句的整合度类型第53-55页
     ·有标紧缩句的逻辑语义类第55-57页
     ·有标紧缩句句法模式类第57-63页
     ·有标紧缩句分类小结第63-65页
第三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面貌与特征第65-119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关联标记的历时使用情况第65-111页
     ·条件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65-73页
     ·假设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73-83页
     ·因果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83-86页
     ·目的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86-88页
     ·并列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88-91页
     ·连贯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91-96页
     ·递进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96-98页
     ·选择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98-101页
     ·转折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101-104页
     ·让步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第104-111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历时总体使用特征第111-119页
     ·有标紧缩句的语义关系类别总体上使用频次的倾向性第111-113页
     ·从历时角度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演变和兴衰情况第113-114页
     ·历代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演变情况第114-119页
第四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特点与语义整合机制第119-158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特点第119-142页
     ·有标紧缩句紧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第119-136页
     ·有标紧缩句主要句法成分的语义特征及之间的语义关系第136-142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整合机制第142-158页
     ·有标紧缩句语义整合的主要方式第145-152页
     ·有标紧缩句语义整合的浮现意义第152-158页
第五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式特点、句法紧接机制及动因第158-195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式特点第158-173页
     ·有标紧缩句的音节量第158-163页
     ·有标紧缩句的句法成分构成情况第163-166页
     ·有标紧缩句主语的省略情况第166-168页
     ·有标紧缩句的语气第168-171页
     ·紧缩标的词性及其使用强度第171-172页
     ·紧缩项顺序安排的稳固性第172-173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句法紧接机制第173-188页
     ·紧凑机制第174-178页
     ·接续机制第178-187页
     ·紧凑机制与接续机制的互动第187-188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对象似性原则的遵循第188-195页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一:复杂性象似动因第188-190页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二:独立性象似动因第190-193页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三:复杂性象似动因与独立性象似动因的协同作用第193-194页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四:次序象似动因第194-195页
第六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特点和语用缩选机制第195-215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特点第195-204页
     ·有标紧缩句的语用价值第195-200页
     ·从语体视角考察有标紧缩句的特征和分布第200-202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基本篇章特征第202-204页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缩选机制第204-215页
     ·适应机制第204-208页
     ·省力机制第208-210页
     ·信息机制第210-215页
第七章 从“爱A就/不B”看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的阶段、机制和动因第215-229页
   ·从“爱A就B”紧缩句看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的阶段第215-222页
     ·“爱A就B”紧缩句的历时形成发展过程和阶段第215-221页
     ·从“爱A就B”紧缩句总结有标紧缩句形成过程的典型阶段第221-222页
   ·从“爱A就B”紧缩句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第222-225页
     ·“爱A就B”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第222-224页
     ·有标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小结第224-225页
   ·相关形式“爱A不B”对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阶段、机制和动因的进一步验证第225-229页
第八章 结语第229-233页
参考文献第233-245页
致谢第245页

论文共2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艺术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量化统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英语动词时态非范畴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