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证据失权制度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7页
 二、文献综述第7-11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一章 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2-21页
 第一节 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构成要素第12-16页
  一、证据失权的主体第12-13页
  二、证据失权的期限第13-14页
  三、证据失权的后果第14-15页
  四、证据失权的例外规定第15-16页
 第二节 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价值第16-19页
  一、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价值目标第16-17页
  二、证据失权制度对程序正义价值的影响第17-18页
  三、证据失权制度对诉讼效益价值的体现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历时性审视第21-33页
 第一节 我国传统立法中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第21-24页
  一、我国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确立第22-23页
  二、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第二节 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探索第24-26页
  一、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产生第24-25页
  二、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对我国司法现状的积极意义第25-26页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26-31页
  一、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现状第26-27页
  二、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完善第33-42页
 第一节 确立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必要性第33-36页
  一、民事证据失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程序公正第33-34页
  二、民事证据失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程序安定第34-35页
  三、民事证据失权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第35页
  四、民事证据失权制度有利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第35-36页
 第二节 完善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合理化建议第36-40页
  一、确立程序正义的诉讼理念第36-37页
  二、对新的证据界定规则的完善第37-38页
  三、健全证据失权的相关配套制度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和解之适用
下一篇:辨认引发错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