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分析 | 第14-29页 |
(一) 样本数量分析 | 第14-15页 |
(二) 环境报道选题分析 | 第15-20页 |
1. 报道范围分析 | 第15-16页 |
2. 报道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3. 报道性质分析 | 第18-20页 |
(三) 版次位置分析 | 第20-23页 |
1. 头版位置分析 | 第22页 |
2. 要闻版位置分析 | 第22-23页 |
(四) 消息来源分析 | 第23-25页 |
1. 党政机关消息来源 | 第24页 |
2. 媒体消息来源 | 第24-25页 |
3. 其他消息来源 | 第25页 |
(五) 体裁分析 | 第25-29页 |
1. 消息体裁 | 第27-28页 |
2. 通讯体裁 | 第28页 |
3. 其他体裁 | 第28-29页 |
三、《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的特点及不足 | 第29-36页 |
(一) 环境报道的特点 | 第29-32页 |
1. 环境报道意识较强 | 第29页 |
2. 环境报道有较强的针对性 | 第29-30页 |
3. 环境报道的互动性较强 | 第30页 |
4. 积极宣传环保主题 | 第30-31页 |
5. 报道内容日益多样化 | 第31-32页 |
(二) 问题与困惑 | 第32-36页 |
1. 缺乏日常的议程设置和专业化报道 | 第32-33页 |
2. 缺乏深度报道 | 第33页 |
3. 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力度不足 | 第33-34页 |
4. 缺乏媒介联动 | 第34-35页 |
5. 报道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产生共鸣 | 第35-36页 |
四、《内蒙古日报》环境报道内容创新的建议与思考 | 第36-41页 |
(一) 增强日常的议程设置和专业化报道 | 第36页 |
1. 关注日常环境问题报道 | 第36页 |
2. 增设专栏和专题 | 第36页 |
(二) 加强深度性报道 | 第36-38页 |
1. 重视采访内容 | 第37页 |
2. 采用深度报道的文体形式 | 第37-38页 |
(三) 加强对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力度 | 第38-39页 |
1. 完善环境问题的曝光机制 | 第38页 |
2. 坚持正面宣传和负面报道相结合 | 第38-39页 |
(四) 联合各种媒介进行环境报道 | 第39-40页 |
1. 联合传统媒体 | 第39页 |
2. 联合新媒体 | 第39-40页 |
(五) 增强报道内容的吸引力 | 第40-41页 |
1. 增强视觉吸引力 | 第40页 |
2. 增强阅读吸引力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