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化研究--基于企业类型的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目录第9-12页
图表目录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6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8页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背景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8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18-21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第18-19页
     ·企业类型第19-20页
     ·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第20-21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24-26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主要创新点第25-26页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企业类型的创新政策差异:理论与文献第26-45页
   ·创新政策的理论概述第26-33页
     ·新兴产业政府扶持政策的必要性第26-28页
     ·不同经济学派的创新政策主张第28-31页
     ·技术创新动力源框架下的创新政策第31-33页
   ·企业类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第33-40页
     ·企业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第33-37页
     ·企业类型与技术演进的关系第37-40页
   ·企业类型与政府创新政策关系的理论分析第40-45页
     ·企业类型与政府创新政策文献述评第40-42页
     ·传统转型与新生企业政府创新政策差异的理论分析第42-45页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历史演进与现状评价第45-79页
   ·中国创新政策演进与政策工具第45-52页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第45-49页
     ·促进创新的政策工具第49-52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政策现状与评价第52-67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政策第52-59页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差异第59-66页
     ·基于企业类型和技术演进特点的创新政策差异第66-67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第67-78页
     ·实证方法与分析框架第68-71页
     ·研究设计第71-74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激励差异: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第79-93页
   ·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的研发竞争博弈模型第79-82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79-80页
     ·第二阶段子博弈均衡第80页
     ·第一阶段子博弈均衡第80-82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82-87页
     ·数据来源第82页
     ·变量选择第82-84页
     ·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第84-87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87-92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87-89页
     ·Bootstrap组间差异检验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实践:案例分析与政策优化第93-120页
   ·基于技术融合的创新政策: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第93-109页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发展路径判断第93-98页
     ·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第98-104页
     ·高端装备制造业差异化创新政策评述第104-107页
     ·基于传统转型企业的创新政策优化第107-109页
   ·基于技术跨越的创新政策:以新材料产业为例第109-119页
     ·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发展路径判断第110-111页
     ·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第111-115页
     ·新材料产业差异化创新政策评述第115-117页
     ·基于新生企业的创新政策优化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6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第120-126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20-121页
   ·政策启示第121-124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24-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6-127页
附录第127-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5页
后记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舞弊治理研究
下一篇:差序式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个本土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