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概述 | 第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压路机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国外压路机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国外主要压路机生产厂家 | 第13-15页 |
·振动压路机减震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振动压路机的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 | 第17-18页 |
·压路机碾压路基规定 | 第18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路机性能参数及减振性能评价 | 第20-35页 |
·振动压路机的分类 | 第20-21页 |
·振动压路机压实原理 | 第21-22页 |
·土壤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 第21-22页 |
·压实工艺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 第22页 |
·减振系统组成 | 第22-24页 |
·减振系统组成 | 第22-23页 |
·压路机减振系统组成 | 第23-24页 |
·减振评价 | 第24-30页 |
·减振效果评价-功率谱密度 | 第24-27页 |
·减振性能评价—传递率法 | 第27-28页 |
·舒适性评价法 | 第28-30页 |
·压路机压实减振参数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振动压路机振动参数确定及振动部件设计计算 | 第35-45页 |
·振动压路机激振器的设计 | 第35-39页 |
·确定激振器运行模式 | 第35-39页 |
·振动压路机的上下车质量的确定 | 第39-41页 |
·减振刚度的选择 | 第41-42页 |
·振动压路机激振频率的确定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振动压路机减振器设计 | 第45-62页 |
·减振器的作用 | 第45页 |
·引起压路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 第45-46页 |
·压路机自身振动产生的振动 | 第45-46页 |
·路面不平激励产生产生的振动 | 第46页 |
·制动系统 | 第46页 |
·减振其设计原则 | 第46页 |
·减振器结构和参数设计 | 第46-47页 |
·减振器分类 | 第47页 |
·选用橡减振器的原因 | 第47-48页 |
·橡胶元件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 第48-49页 |
·橡胶减振器的阻尼 | 第49页 |
·橡胶执行办法 | 第49-50页 |
·橡胶元件的有关计算 | 第50-56页 |
·静弹剪模数(G)、静弹性模数(Ea)、表观弹性模数(Ga)及动弹性模数的计算 | 第50-51页 |
·应力计算 | 第51-52页 |
·静刚度和动刚度的计算 | 第52-56页 |
·橡胶减振器的几何行状与作用 | 第56-61页 |
·橡胶减振块组合刚度计算 | 第59-61页 |
·对压路机减振系统的减振块组合系的阻尼比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冲击压路机减振模型建立 | 第62-71页 |
·MATLAB简介 | 第62-63页 |
·建立动力学模型 | 第63-70页 |
·振动压路机减振模型简化 | 第63-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