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生成性提问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研究导论第9-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2页
  一、 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第9-10页
  二、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0-11页
  三、 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第11页
  四、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第11-12页
 第二节 问题提出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一、 凸显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与公平性地位第13页
  二、 丰富教学生成性的相关理论第13页
  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7页
 第一节 理论背景第15-19页
  一、 人本主义理论第15-16页
  二、 建构主义理论第16-17页
  三、 互动理论第17-18页
  四、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第18-1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9-23页
  一、 数学教学动态生成研究第19-20页
  二、 数学课堂提问研究第20-23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7页
  一、 课堂动态生成第23-24页
  二、 数学课堂提问的定义第24-25页
  三、 动态生成性提问概念第25-27页
第三章 数学课堂生成性提问基本特征、产生途径和原则分析第27-47页
 第一节 动态生成性提问的基本特征第27-30页
  一、 师生互动共发展第27-28页
  二、 课程资源重生成第28页
  三、 紧追不舍重追问第28-29页
  四、 尊重差异促公平第29-30页
 第二节 数学课堂生成性提问产生的途径第30-40页
  一、 数学概念挖掘第30-33页
  二、 对象表征转换第33-35页
  三、 新旧知识衔接第35页
  四、 一题多解练习第35-38页
  五、 课题变式训练第38-40页
 第三节 数学生成性提问原则第40-47页
  一、 目标性原则第41-42页
  二、 价值性原则第42-44页
  三、 相互理解性原则第44-45页
  四、 主体参与性原则第45-47页
第四章 数学生成性提问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57页
 第一节 数学教材内容因素第47-49页
 第二节 教师因素第49-52页
 第三节 学生因素第52-54页
 第四节 课堂背景因素第54-57页
第五章 数学生成性提问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影响分析第57-59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第59-63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9页
 第二节 研究启示第59-60页
 第三节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 学生问卷调查表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用书对农村幼儿园的适应性研究--基于山东福建两省省编幼儿园教师用书的比较
下一篇: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基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