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 第13-21页 |
·和谐社会内涵 | 第13-14页 |
·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 第14-17页 |
·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 第16-17页 |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借鉴 | 第17-21页 |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借鉴 | 第18-21页 |
第3章 和谐社会构建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 第21-27页 |
·“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理念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准备 | 第22-24页 |
·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 第24-27页 |
·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基础 | 第24页 |
·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 | 第24-26页 |
·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保障 | 第26-27页 |
第4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27-29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初步确立 | 第27页 |
·社会主义义利观初步形成 | 第27-28页 |
·积极投身爱国主义活动 | 第28页 |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28-29页 |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社会公德缺失现象频繁发生 | 第29-30页 |
·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 | 第30页 |
·家庭道德危机时有发生 | 第30-31页 |
·个人品德建设滞后 | 第31-32页 |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 | 第32页 |
·社会管理不力 | 第32-33页 |
·不良环境的影响 | 第33页 |
·公民道德教育滞后 | 第33-35页 |
第5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35-42页 |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第35-37页 |
·遵循公平正义原则 | 第35页 |
·遵循与时俱进原则 | 第35-36页 |
·遵循“德治”与“法治”统一性原则 | 第36-37页 |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第37-42页 |
·注重公民个人修养的内在培育,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第37页 |
·建立具体完善的公民道德评价体系,为公民道德建设统一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加大公民道德行为的管理力度,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第38-39页 |
·优化公民道德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 第39-40页 |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为公民道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