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气冷堆的发展 | 第12-15页 |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 | 第12-13页 |
·超高温气冷堆 | 第13-15页 |
·国外氦气压气机技术的研究 | 第15-17页 |
·EVO 及其技术成果 | 第15页 |
·PBMR 及其技术成果 | 第15-16页 |
·GM-MTR 及其技术成果 | 第16页 |
·HTTR 及其技术成果 | 第16-17页 |
·国内氦气压气机技术的研究 | 第17-19页 |
·氦气物性及氦气压气机特点 | 第19-20页 |
·氦气物性 | 第19页 |
·氦气压气机特点 | 第19-20页 |
·氦气与空气相似模化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2章 氦气压气机叶栅数值计算方法 | 第23-32页 |
·引言 | 第23页 |
·数值方法 | 第23-27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3-25页 |
·SST 湍流模型 | 第25-26页 |
·γ-Reθ转捩模型 | 第26-27页 |
·网格生成及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网格生成 | 第27页 |
·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公式 | 第28页 |
·湍流模型校核 | 第28-31页 |
·网格及边界条件 | 第3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高负荷氦气压气机二维平面叶栅特性研究 | 第32-57页 |
·引言 | 第32页 |
·数值计算方法及方案 | 第32-33页 |
·高负荷氦气平面叶栅特性研究 | 第33-35页 |
·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 第33页 |
·计算求解方法及叶型参数 | 第33-3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不同来流条件下高负荷氦气压气机叶栅附面层气动特性 | 第35-39页 |
·冲角变化对高负荷氦气压气机叶栅附面层特性影响 | 第35-37页 |
·雷诺数变化对高负荷氦气压气机叶栅附面层特性影响 | 第37-38页 |
·马赫数变化对高负荷氦气压气机叶栅附面层特性影响 | 第38-39页 |
·三种不同叶栅附面层特性的分析 | 第39-45页 |
·氦气与空气压气机平面叶栅相似模化分析 | 第45-56页 |
·总压损失及折转角随冲角变化 | 第47-49页 |
·表面压力系数及边界层发展随冲角变化 | 第49-52页 |
·吸力面壁面剪切系数随冲角变化 | 第52-53页 |
·模化准则数偏差近似推导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高负荷氦气压气机矩形叶栅性能研究 | 第57-79页 |
·引言 | 第57页 |
·数值计算方法及方案 | 第57-58页 |
·弯角对高负荷氦气压气机矩形叶栅分离结构的影响 | 第58-66页 |
·弯角对叶栅流动分离与旋涡结构的影响 | 第58-63页 |
·弯角对叶片表面压力的影响 | 第63-65页 |
·弯角对损失分布的影响 | 第65-66页 |
·弯高对高负荷氦气压气机矩形叶栅分离结构的影响 | 第66-69页 |
·高负荷氦气压气机矩形叶栅相似模化分析 | 第69-78页 |
·流动分离与旋涡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69-75页 |
·叶片表面压力系数及剪切系数的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拓扑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