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型船球艏结构研究与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缓冲型船球艏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缓冲船艏结构研究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 ·船舶碰撞缓冲结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简化理论方法 | 第11-12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研究创新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船舶碰撞数值仿真介绍 | 第14-21页 |
| ·LS-DYNA简介 | 第14-17页 |
| ·DYNA的基本单元介绍 | 第17-19页 |
| ·接触算法介绍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运用简化船球艏模型进行的初步研究 | 第21-46页 |
| ·简化的船球艏介绍 | 第21-22页 |
| ·数值仿真试验 | 第22-24页 |
| ·碰撞初始条件 | 第22-23页 |
| ·单元材料模型 | 第23页 |
| ·材料应变失效准则 | 第23页 |
| ·接触算法 | 第23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23-24页 |
| ·各种结构球艏的性能比较 | 第24-45页 |
| ·外壳变形情况比较 | 第24-32页 |
| ·甲板与横舱壁变形情况比较 | 第32-41页 |
| ·碰撞接触力比较 | 第41-43页 |
| ·能量吸收比较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运用实船球艏模型进行的深入研究 | 第46-69页 |
| ·撞击船与被撞船的结构介绍 | 第46页 |
| ·数值仿真试验 | 第46-51页 |
| ·结构模型 | 第46-47页 |
| ·缓冲球艏设计介绍 | 第47-50页 |
| ·碰撞初始条件 | 第50页 |
| ·单元材料模型 | 第50-51页 |
| ·接触算法 | 第51页 |
| ·球艏性能分析 | 第51-68页 |
| ·球艏的变形情况比较 | 第51-61页 |
| ·被撞船侧壁破裂情况 | 第61-64页 |
| ·碰撞接触力比较 | 第64页 |
| ·能量吸收比较 | 第64-68页 |
| ·缓冲球艏的设计原则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本文总结 | 第69-70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