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视觉识别的动态化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2页 |
|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 | 第14-22页 |
|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概述 | 第14-16页 |
| ·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 第16-19页 |
| ·媒体的发展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 | 第16-18页 |
| ·新媒体的定义 | 第18页 |
|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特点 | 第18-19页 |
| ·新媒体环境对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新要求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动态化类型及具体表现 | 第22-31页 |
|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动态化类型分类原则 | 第22页 |
| ·以多形态标志为主的视觉识别设计的具体表现 | 第22-26页 |
| ·以动态视频标志为主的视觉识别设计 | 第26-28页 |
| ·以交互型标志为主的视觉识别设计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动态化趋势下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思路研究 | 第31-44页 |
| ·动态化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 | 第31-33页 |
| ·识别性 | 第31-32页 |
| ·系统性 | 第32页 |
| ·传播性 | 第32-33页 |
| ·以多形态标志为主的视觉识别设计 | 第33-36页 |
| ·二维向三维的发展 | 第33页 |
| ·理性到感性 | 第33-34页 |
| ·单一到多元 | 第34-36页 |
| ·以动态视频标志为主的视觉识别设计的设计思路 | 第36-39页 |
| ·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 第36-38页 |
| ·加入情节性的动画 | 第38-39页 |
| ·强调交互作用的视觉识别设计的设计思路 | 第39-43页 |
| ·品牌视觉识别变化因素的交互作用 | 第39-41页 |
| ·品牌视觉识别与应用媒介的交互作用 | 第41-42页 |
| ·品牌识别与受众群体的交互体验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动态化趋势下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方法研究 | 第44-49页 |
| ·图形符号系统 | 第44-45页 |
| ·营造立体空间图形 | 第44-45页 |
| ·图形元素的置换 | 第45页 |
| ·图形元素分解与组合 | 第45页 |
| ·色彩系统 | 第45-46页 |
| ·色彩叠加 | 第45-46页 |
| ·色彩肌理 | 第46页 |
| ·动作符号系统 | 第46-47页 |
| ·立体动态效果的图形呈现 | 第46-47页 |
| ·视频呈现 | 第47页 |
| ·设置交互方式 | 第47页 |
| ·材质属性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动态化趋势的影响和意义 | 第49-52页 |
| ·强调品牌系统概念,弱化单一标志的作用 | 第49页 |
| ·注重多维感官需求,突出人性化视觉语言 | 第49-50页 |
| ·新旧媒介共同发展,强化品牌生长概念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