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抗辩对证明责任分配的意义 | 第13-19页 |
(一) 抗辩的机能 | 第13-16页 |
1、抗辩的概念诠释 | 第13-14页 |
2、抗辩的价值分析 | 第14-16页 |
(二) 抗辩的方式及特点 | 第16-19页 |
1、抗辩的方式 | 第16-17页 |
2、抗辩的特点 | 第17-19页 |
二、抗辩的识别方法 | 第19-25页 |
(一) 抗辩之事实源于实体法的相对规范 | 第19-20页 |
(二) 抗辩之事实在形式上是积极的事实 | 第20-21页 |
(三) 抗辩的内容独立于法官判决的演绎推理过程 | 第21-22页 |
(四) 抗辩与当事人的角色无关 | 第22-25页 |
三、影响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的因素 | 第25-32页 |
(一) 抗辩事由 | 第25-26页 |
(二) 法官的释明 | 第26-28页 |
(三) 法规范要件的完整性 | 第28-30页 |
(四) 衡平原则 | 第30-32页 |
四、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在我国的适用 | 第32-44页 |
(一) 合同诉讼中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2-39页 |
1、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2-35页 |
2、合同的内容发生争议时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5-37页 |
3、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时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7-39页 |
(二) 侵权诉讼中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9-42页 |
1、侵权诉讼中有关过错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9-41页 |
2、侵权诉讼中有关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41-42页 |
(三) 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在其他法律诉讼中的适用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47-4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