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栎论文

栓皮栎无性繁殖及其在种群恢复中的作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8页
   ·研究背景第16页
   ·木本植物无性繁殖研究现状第16-23页
     ·木本植物的繁殖策略第16-17页
     ·木本植物的无性繁殖第17-22页
     ·国内外对栎类植物无性繁殖的研究第22-23页
   ·栓皮栎生殖生态学研究现状第23-24页
   ·栓皮栎无性繁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研究意义第25-26页
   ·研究基本内容第26-28页
     ·栓皮栎无性繁殖幼苗类型及其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第26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栓皮栎无性繁殖对种群恢复的作用第26页
     ·不同环境条件下栓皮栎无性繁殖对种群恢复的作用第26页
     ·栓皮栎伐桩萌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第26页
     ·栓皮栎干基萌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第26页
     ·栓皮栎母树断根与根系萌芽的关系第26-27页
     ·栓皮栎无性繁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第27-2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第28-35页
   ·研究区域选择第2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8-30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0-35页
     ·典型样地调查第30-33页
     ·控制实验及跟踪观测第33-34页
     ·室内实验第34页
     ·技术路线第34-35页
第三章 栓皮栎无性繁殖幼苗类型及其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第35-42页
   ·栓皮栎幼苗起源第35页
   ·不同起源幼苗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第35-36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基面积第35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重要值第35-36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年龄结构第36-37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生长对比第37-39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基径第37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高度第37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地上生物量第37-39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叶面积第39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枯死率第39页
   ·讨论与小结第39-42页
     ·讨论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择伐后不同时期栓皮栎无性繁殖在种群恢复中的作用第42-51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中栓皮栎幼苗起源及生长调查方法第42-44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特征调查第43页
     ·不同起源幼苗密度及生长调查第43页
     ·不同起源幼苗基径及高度级划分第43-44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中栓皮栎幼苗的起源第44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中不同起源幼苗的密度第44-45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中不同起源幼苗的生长对比第45-47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平均高度及高度分布第45-46页
     ·不同起源幼苗的平均基径及基径分布第46-47页
   ·择伐后不同时期林地中栓皮栎的每桩萌苗数量第47-48页
   ·讨论与小结第48-51页
     ·讨论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栓皮栎无性繁殖对种群恢复的作用第51-62页
   ·坡向对栓皮栎无性繁殖的影响第51-55页
     ·阴坡和阳坡的环境条件对比第51-52页
     ·阴坡和阳坡不同起源幼苗的基面积第52页
     ·阴坡和阳坡不同起源幼苗的重要值第52页
     ·阴坡和阳坡不同起源幼苗的年龄结构第52-53页
     ·阴坡和阳坡不同起源幼苗的基径和高度第53-55页
   ·小生境对栓皮栎无性繁殖的影响第55-59页
     ·林缘、林窗和林内的生境条件对比第55页
     ·林缘、林窗和林内不同起源幼苗的基面积第55页
     ·林缘、林窗和林内不同起源幼苗的重要值第55-56页
     ·林缘、林窗和林内不同起源幼苗的年龄结构第56-57页
     ·林缘、林窗和林内不同起源幼苗的基径和高度第57-59页
   ·讨论与小结第59-62页
     ·讨论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栓皮栎伐桩萌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第62-75页
   ·皆伐实验及皆伐迹地上伐桩萌芽的测定方法第62-63页
     ·样地设置及皆伐设计第62-63页
     ·伐桩萌苗调查第63页
     ·参数计算和统计第63页
   ·不同小生境中伐桩萌苗的调查第63-65页
   ·砍伐季节对伐桩萌苗的影响第65-66页
   ·伐桩直径对伐桩萌苗的影响第66页
   ·伐桩高度对伐桩萌苗的影响第66-67页
   ·萌苗数量与萌苗生长的关系第67-69页
   ·小生境对伐桩萌苗的影响第69-71页
     ·林窗、林缘和林内的伐桩萌苗数量及枯死率第69-70页
     ·林窗、林缘和林内伐桩萌苗的生长对比第70-71页
   ·讨论与小结第71-75页
     ·讨论第71-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栓皮栎干基萌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第75-82页
   ·环剥实验及萌苗观测方法第75-76页
     ·环剥母树选择及环剥处理第75页
     ·干基萌苗观测第75-76页
     ·参数计算及统计第76页
   ·环剥后母树愈伤组织的产生状况第76页
   ·环剥母树萌发率第76-77页
   ·干基萌苗枯死率第77页
   ·干基萌苗数量第77-78页
   ·干基萌苗的生长第78页
   ·干基萌苗的年龄结构第78-80页
   ·讨论与小结第80-82页
     ·讨论第80-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八章 栓皮栎母树断根与萌芽的关系第82-86页
   ·断根实验设计及萌芽观测方法第82-83页
     ·断根母树选择及实验设计第82页
     ·萌芽观测第82-83页
     ·数据计算第83页
   ·断根部位伤口愈合及萌芽第83-84页
   ·讨论与小结第84-86页
     ·讨论第84-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九章 栓皮栎无性繁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第86-92页
   ·伐桩上萌动芽和休眠芽内源激素的测定方法第86-87页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第8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86页
     ·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eatin)的提取和纯化第86-87页
     ·色谱条件第87页
     ·数据计算第87页
   ·标准样品溶液的图谱分析第87-88页
   ·休眠芽和萌动芽中内源激素含量对比第88-90页
   ·讨论与小结第90-92页
     ·讨论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92-95页
   ·主要结论第92-93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93页
   ·对栓皮栎次生林改造和持续发展的建议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岭山地红桦林群落的稳定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
下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