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简单评论 | 第23-24页 |
·相关概念 | 第24-26页 |
·社会救助 | 第24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4-25页 |
·城乡一体化 | 第25页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 | 第25-26页 |
·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相关社会救助理论 | 第26-28页 |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8页 |
·权利平等论 | 第28-29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广东省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2-39页 |
·广东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是统筹广东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需要 | 第32页 |
·是实现广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切入 | 第32-33页 |
·是实现和谐社会与构建“幸福广东”的内在要求 | 第33-34页 |
·是推动广东省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34-35页 |
·广东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可行性 | 第35-39页 |
·多年低保制度改革经验提供了丰富的统筹实践基础 | 第35-36页 |
·高额、快速增长的 GDP 总量提供了雄厚的经济支持 | 第36页 |
·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多重政策保障 | 第36-37页 |
·先人一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组织改革动力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广东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现状分析 | 第39-67页 |
·广东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排情况 | 第39-52页 |
·广东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排状况 | 第39-46页 |
·广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排状况 | 第46-52页 |
·广东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52-55页 |
·法规政策 推进城乡低保制度法制体系建设 | 第52-53页 |
·财政投入 逐年加大城乡救助资金投入力度 | 第53-54页 |
·保障水平 城乡覆盖率和覆盖水平不断提高 | 第54-55页 |
·信息管理 实现全省低保信息管理系统互通 | 第55页 |
·广东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55-62页 |
·低保系统目标建设缺乏整体性规划 | 第55-56页 |
·法律法规权威性与内容细化程度低 | 第56-57页 |
·城乡低保救助内容存在显著的差距 | 第57-59页 |
·财政资金紧缺且统筹层次参差不齐 | 第59-60页 |
·城乡工作运行机制成熟度差距明显 | 第60-62页 |
·城乡低保工作监督系统存较大漏洞 | 第62页 |
·阻碍广东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因素分析 | 第62-67页 |
·经济因素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62-64页 |
·体制因素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 第64页 |
·机制因素 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 第64-65页 |
·文化因素 传统低保救助思想观念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国外典型国家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一体化实践及启示 | 第67-75页 |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英国社会救助制度实践 | 第67-69页 |
·以生存权为基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立法 | 第67-68页 |
·全国低保线城乡统一,救助对象只作分类处理 | 第68页 |
·专业、独立的执行服务机构缩小城乡救助差距 | 第68-69页 |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美国公共援助制度的实践 | 第69-70页 |
·立法先行是全民尽保的根本动力与有力保障 | 第69页 |
·NGO 是保障全民享有公平救助的组织保证 | 第69-70页 |
·城乡一体化视野下日本生活保护制度的实践 | 第70-71页 |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的先决条件 | 第70页 |
·分地区分档次的救助标准规定是解决城乡差别的途径 | 第70-71页 |
·国外典型国家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一体化的启示 | 第71-75页 |
·健全法律体系是推进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 第71-72页 |
·“一个制度、不同标准”是打破二元化格局有效方法 | 第72-73页 |
·强化政府责任是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建设的必要保障 | 第73页 |
·非政府组织是促进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主要力量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广东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75-84页 |
·系统目标体系规划 | 第75-76页 |
·近期目标(至 2015 年) 应保尽保,城乡低保覆盖率、低保标准位全国前列 | 第75页 |
·中期目标(至 2030 年) 财政市级统筹,标准地区有别,城乡低保制度达到基本统一 | 第75-76页 |
·远期目标(至 2050 年) 省内低保标准统一,完全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 | 第76页 |
·法律法规一体化 完善城乡低保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 第76-77页 |
·继续健全低保政策体系 | 第76-77页 |
·细化相关政策法规内容 | 第77页 |
·低保标准一体化 逐步统一城乡低保标准与救助项目 | 第77-79页 |
·逐渐分布推进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 | 第77-78页 |
·构建统一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第78-79页 |
·保障资金一体化 构建城乡低保资金供给机制 | 第79-80页 |
·创设条件,多渠道筹集保障金 | 第79-80页 |
·省级统筹,加强转移支付力度 | 第80页 |
·管理制度一体化 整合城乡低保管理体制相关资源 | 第80-83页 |
·统一城乡低保管理相关工作 | 第80-81页 |
·创新城乡社会救助管理方式 | 第81-82页 |
·构建城乡管理监督协调机制 | 第82-83页 |
·救助观念一体化 加强社会救助相关宣传工作 | 第83-84页 |
·加大农村救助政策宣传 | 第83页 |
·加强公平理念宣传工作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