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导论第8-19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页
     ·实践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9页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研究第10-14页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的研究第10页
       ·关于大学生"村官"产生背景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的研究第11-12页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第12-14页
     ·国内外关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第14-17页
       ·职业适应性的概念第14页
       ·国外学者对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第14-15页
       ·国内学者对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第15-17页
     ·简要评述第17-19页
2 研究设计第19-26页
   ·理论依据第19-20页
     ·社会适应理论第19页
     ·社会化理论第19-20页
   ·核心概念第20页
   ·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及分析框架第20-22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研究假设第21-22页
       ·先赋性特征因素假设第21页
       ·人力资本因素假设第21页
       ·社会支持因素假设第21-22页
     ·分析框架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资料收集方法第22-23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23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3-24页
   ·调查地点及样本基本情况第24-26页
     ·调查地点基本情况第24页
     ·调查地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第24页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第24-26页
3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现状第26-36页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技能适应现状第26-29页
   ·大学生"村官"的人际关系适应现状第29-31页
   ·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适应现状第31-34页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总体水平第34-36页
4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第36-50页
   ·先赋性特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第37-39页
     ·性别第37-38页
     ·是否独生子女第38页
     ·家庭所在地第38-39页
     ·小结第39页
   ·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第39-43页
     ·政治面貌(是否党员)第39-40页
     ·文化程度第40-41页
     ·工作经历第41-43页
     ·小结第43页
   ·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第43-50页
     ·家庭支持第44-45页
     ·工作环境支持第45-48页
       ·培训状况第45-46页
       ·上级组织的重视情况第46-47页
       ·与基层干部的交流情况第47-48页
     ·社会舆论支持(职业声望)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0-55页
   ·基本结论第50-51页
   ·相关讨论第51-52页
   ·相关建议第52-53页
   ·研究不足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60-63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63-64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社会性价值观研究--以山东省Y村为例
下一篇:村民公共参与中民主与效率的整合研究--基于湘西乾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