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水稻黄单胞菌深海独岛枝芽胞杆菌A493及其活性物质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1-22页 |
| ·植物侵染性病害概况 | 第11-12页 |
| ·细菌性植物病害 | 第11页 |
| ·真菌性植物病害 | 第11-12页 |
| ·病毒性植物病害 | 第12页 |
| ·线虫性植物病害 | 第12页 |
| ·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及防治概况 | 第12-14页 |
| ·抗病种质资源防治 | 第13页 |
| ·农业防治 | 第13页 |
| ·化学防治 | 第13-14页 |
| ·生物防治 | 第14页 |
|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海洋微生物是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 第15-16页 |
|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分类 | 第16-20页 |
| ·生物碱类 | 第16页 |
| ·氨基糖苷类 | 第16-17页 |
| ·肽类 | 第17页 |
| ·大环内酯类 | 第17-18页 |
| ·含硫和含卤类 | 第18页 |
| ·萜类 | 第18-19页 |
| ·醌类 | 第19页 |
| ·杂环类 | 第19页 |
| ·其他类型化合物 | 第19-20页 |
| ·海洋枝芽胞杆菌属细菌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 ·病原指示菌 | 第22-23页 |
| ·海洋菌株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页 |
| ·实验主要仪器以及试剂 | 第23-24页 |
| ·海洋拮抗细菌筛选 | 第24-25页 |
| ·植物病原菌培养方法 | 第24-25页 |
| ·海洋细菌培养方法 | 第25页 |
| ·拮抗菌株初筛 | 第25页 |
| ·拮抗菌株复筛 | 第25页 |
| ·抑菌谱测定 | 第25页 |
| ·深海独岛枝芽胞杆菌A493产活性物质性质研究 | 第25-27页 |
| ·活性物质传代稳定性研究 | 第25-26页 |
| ·温度处理 | 第26页 |
| ·酸碱处理 | 第26页 |
| ·紫外照射处理 | 第26页 |
| ·蛋白酶处理 | 第26页 |
| ·超滤判断分子量大小 | 第26页 |
| ·样品的有机溶剂溶解性 | 第26-27页 |
| ·酸沉淀和硫酸铵沉淀处理 | 第27页 |
| ·A493产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27-30页 |
| ·活性物质制备 | 第27页 |
| ·活性物质粗提取 | 第27页 |
| ·离子交换法分离 | 第27-28页 |
| ·硅胶板分离 | 第28页 |
| ·活性物质的Doskochilova系纸层统析 | 第28-29页 |
| ·苯磺酸型固相萃取柱净化 | 第29页 |
| ·LC-MS | 第29-30页 |
| ·A493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30-31页 |
| ·种子液及发酵液制备 | 第30页 |
| ·发酵条件单次单因子实验 | 第30-31页 |
| ·不同接种菌龄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接种量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发酵时间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发酵温度对活性物质产生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装液量对活性物质产生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摇床转速对活性物质产生量的影响 | 第31页 |
| ·抗菌活性与菌体生长的关系 | 第31页 |
| ·活性物质相对效价的测定 | 第31页 |
| ·A493温室生物防治实验 | 第31-33页 |
| ·水稻栽培 | 第31页 |
| ·病原菌及生防样品制备 | 第31-32页 |
| ·温室实验 | 第32-3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 ·筛选结果 | 第33-37页 |
| ·初筛结果 | 第33页 |
| ·复筛结果 | 第33-35页 |
| ·抗菌谱测定 | 第35-37页 |
| ·海洋独岛枝芽胞杆菌A493产活性物质特性 | 第37-40页 |
| ·A493传代稳定性 | 第37页 |
| ·对温度敏感性 | 第37-38页 |
| ·对酸、碱的敏感性 | 第38页 |
| ·对紫外线敏感性 | 第38-39页 |
| ·对蛋白酶的敏感性 | 第39页 |
| ·分子量大小的判定 | 第39页 |
| ·活性物质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 | 第39页 |
| ·酸沉淀和硫酸铵沉淀处理 | 第39-40页 |
| ·A493产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40-45页 |
| ·阳离子交换法分离结果 | 第40页 |
| ·阴离子交换法分离结果 | 第40-41页 |
| ·薄层层析分离结果 | 第41-42页 |
| ·苯磺酸型固相萃取柱净化 | 第42页 |
| ·活性物质的Doskochilova系统纸层析 | 第42-43页 |
| ·电喷雾质谱结果 | 第43-45页 |
| ·A493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第45-50页 |
| ·发酵条件单次单因子实验 | 第45-48页 |
| ·不同接种菌龄对活性物质ZH-11产量的影响 | 第45页 |
| ·不同接种量对活性物质ZH-11产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发酵时间对活性物质ZH-11产量的影响 | 第46页 |
| ·不同发酵温度对活性物质ZH-11产生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装液量对活性物质ZH-1 1产生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摇床转速对活性物质ZH-11产生量的影响 | 第48页 |
| ·优化条件的确定以及优化效果 | 第48页 |
| ·抗菌活性与菌体生长的关系 | 第48-49页 |
| ·活性物质ZH-11相对效价的测定 | 第49-50页 |
| ·温室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 4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