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学案导学模式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X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序言第6-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6-7页
  (一) 社会发展的诉求第6页
  (二) 课程改革的影响第6页
  (三) 学校发展的路径第6-7页
 二、 研究现状第7-9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7-9页
  (二) 境外研究现状第9页
 四、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 实践意义第10页
 五、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学案导学模式概述第11-23页
 一、 概念界定第11-15页
  (一) 学案第11-13页
  (二) 学案导学第13-15页
 二、 理论依据第15-17页
  (一) 人本主义理论第16-17页
  (二) 建构主义理论第17页
 三、 实践框架第17-23页
  (一) 目标第18-19页
  (二) 功能第19-20页
  (三) 原则第20-21页
  (四) 程序第21-23页
第二章 学案导学模式现状分析第23-37页
 一、 实施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23-26页
  (一) 学校制度缺失,管理缺位第23-24页
  (二) 教师观念落后,能力不足第24-25页
  (三) 学生适应性差,负担繁重第25-26页
 二、 学案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26-30页
  (一) 学案编写个人包办第26-27页
  (二) 照抄照搬过渡借鉴第27-29页
  (三) 目标表述“假”“窄”“空”第29-30页
  (四) 文本内容成为题案第30页
  (五) 问题设置单一无序第30页
 三、 学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30-37页
  (一) 教学环节不够严谨第30-31页
  (二) 课堂形式单一死板第31-32页
  (三) 教师教学行为不当第32-34页
  (四) 变相加重师生负担第34-35页
  (五) 忽视后进学生群体第35-37页
第三章 学案导学模式的对策研究第37-42页
 一、 学校层面的对策第37-39页
  (一) 完善机制,严抓落实第37-38页
  (二) 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第38-39页
  (三) 系统培训,全员参与第39页
 二、 教师层面的对策第39-42页
  (一) 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第39页
  (二) 注重学习,加快成长第39-40页
  (三) 优化编制,强化实施第40-42页
参考目录第42-43页
 一、 参考书目第42页
 二、 参考文献第42-43页
附录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职教师课堂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